飛信“復活”只是個傳說?

相關專題: 中國移動 無線 中國電信

近日中國移動的一則招標公告,把脫離大家視線已久的飛信業(yè)務重新拉回了視野之中。招標公告稱,中國移動將投資近億元招標重啟微信的客戶端研發(fā)和市場運營!爸亟鹬卤赜杏路颉保坝路颉笔欠裾娴哪茏岋w信“死灰復燃”?現在斷言飛信能否“滿血復活”恐怕為時尚早。但無論是看好還是看空,我們始終都必須正視如下四個問題。

問題一:飛信為何迅速崛起而又迅速沒落?

飛信曾經的輝煌有目共睹。短時間之內用戶數迅速崛起,得益于兩方面的優(yōu)勢。首先是在緊貼主要競爭對手的基礎上走差異化的路線。

2007年飛信面市時的主要競爭對手是PC端的QQ和MSN(在飛信的PC端上可以明顯地看到MSN和QQ的影子),手機端QQ由于智能手機尚未全面普及、無線數據傳輸速率制約明顯,移動狀態(tài)下用戶的即時通信手段主要還是短信。飛信一推出就重拳打出“免費短信”的王牌,同時通過飛信轉短信的方式保證用戶溝通的及時性和到達率,這是沒有基礎通信網絡的騰訊QQ根本無法復制的核心競爭力。其次是中國移動無比“強大”的執(zhí)行力。彼時中國移動從上到下都把數據業(yè)務(移動增值業(yè)務)作為KPI考核的重點內容,而各種業(yè)務的指標和實際完成的情況可以用“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來形容。中國移動的各個末端營銷單元使盡渾身解數,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地“堆”出了飛信用戶數的跨越式發(fā)展。

然而時過境遷,2014年微信的全面崛起使得飛信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盛極而衰。根據騰訊科技的數字顯示,2014年飛信的用戶數比2013年下滑高達20%,飛信平臺口徑收入下滑高達26%。

同樣飛信迅速沒落的原因也有二。首先是時代潮流涌起之際,飛信依然停滯不前。2013年是飛信的巔峰年,與此同時,2013—2014年也是移動互聯(lián)網迅速崛起的時期。3G網絡覆蓋全面成熟、承載能力大幅增強,智能終端在中國電信率先打響的“千元機戰(zhàn)略”中迅速普及,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市場。影響移動互聯(lián)網的3項根本因素就是網絡、終端和應用與服務,在前兩個基礎因素的推動下,應用與服務蓬勃發(fā)展,米聊、微信迅速崛起,并以其優(yōu)秀的用戶體驗和價值給了傳統(tǒng)的IM業(yè)務以致命打擊。飛信遺憾地與這一波浪潮失之交臂。

由此可見,在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原地踏步、甚至朝前走的步子比別人慢,就等于迅速退步。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其次是成也執(zhí)行力,敗也執(zhí)行力。

2013年飛信的用戶數雖然驚人,但號稱的3億用戶實際上活躍用戶并不多,零消息用戶更是高達55%,這一數字在2014年更是達到了驚人的83%,基本上標志著飛信業(yè)務已經直接進入茍延殘喘的狀態(tài)。為何光鮮亮麗的用戶數之下,真正有效、有價值的用戶數卻與之形成如此巨大的反差?不難看出所謂的飛信注冊用戶數從何而來,更有甚者,利用養(yǎng)卡、養(yǎng)業(yè)務來維持和提升用戶數的模式,更是業(yè)界不算秘密的秘密。

問題二:免費為何留不住客戶?

飛信最大的賣點,就是移動網內可以實現好友飛信轉短信的免費使用。按理來說,這種既免費、又便利的業(yè)務,應該可以根深蒂固,但實際上現今使用飛信這項優(yōu)惠的人并不多。其原因就在于,用戶關注的焦點并不是“費用”而是“價值”,微信的用戶體驗和用戶價值明顯優(yōu)于飛信。在“免費但不好用”和“好用但可能需要收費”這兩者之間權衡,消費者不難做出合理的選擇。

問題三:飛信是否有實質性地演進?

前文提到,數據業(yè)務的KPI強推模式雖然可以讓飛信用戶數迅速上升,但卻也后患無窮。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末端營銷單元只管單向推廣產品,不管反向用戶回饋;只管用戶激活,不管客戶價值和價值重心變化,而遠離客戶一側的產品研發(fā)、營銷服務策略人員并沒有讓飛信在7年的運營中實現脫胎換骨的變化,諸多因素使得在移動互聯(lián)網浪潮來臨之際,高高在上的飛信已經脫離了用戶基礎,更談不上什么貼近用戶的實質性演進。失去“用戶體驗”和“用戶價值”這一源頭活水的飛信,就只能成為難以存活的無本之木。

問題四:飛信是單一業(yè)務、平臺還是生態(tài)?

飛信剛推出時是以單一業(yè)務模式為主導的?紤]到中國移動擁有很多增值業(yè)務產品,因此將飛信作為平臺來整合其他產品就成了飛信的發(fā)展目標。但山頭林立的增值業(yè)務模式卻讓這種想法難以實現,飛信卻一直難以打通各個孤立的業(yè)務孤島,更談不上形成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生態(tài)。而反觀微信,從單一的文圖IM迅速成長為平臺并構建起了生態(tài)圈,飛信想要依靠單一業(yè)務或幾個業(yè)務組合來與之對抗,根本就沒有勝算。

綜上所述,飛信“繳械投降”的背后是運營模式的根本差異和全面不足;仡欉^去的不足并不是否定飛信的未來,但擺在眼前的除了過去的種種問題,還要面臨個人用戶市場、企業(yè)用戶市場上諸多領先者的挑戰(zhàn)和壓制,所以此次要想“復活”飛信,除了加大投入外,中國移動恐怕還應當走一條全新的路子。



微信掃描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掃碼關注5G通信官方公眾號,免費領取以下5G精品資料
  • 1、回復“YD5GAI”免費領取《中國移動:5G網絡AI應用典型場景技術解決方案白皮書
  • 2、回復“5G6G”免費領取《5G_6G毫米波測試技術白皮書-2022_03-21
  • 3、回復“YD6G”免費領取《中國移動:6G至簡無線接入網白皮書
  • 4、回復“LTBPS”免費領取《《中國聯(lián)通5G終端白皮書》
  • 5、回復“ZGDX”免費領取《中國電信5GNTN技術白皮書
  • 6、回復“TXSB”免費領取《通信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工藝圖解
  • 7、回復“YDSL”免費領取《中國移動算力并網白皮書
  • 8、回復“5GX3”免費領取《R1623501-g605G的系統(tǒng)架構1
  •   最熱通信招聘

      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