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朗
“在逐漸褪去完全公益性的色彩后,廣電行業(yè)也開始向潛在的投資者描繪三網融合后的美好藍圖,包括銀行在內的外來資本也開始試探性地投資廣電。”申萬巴黎分析師萬建軍的描述正是三網融合大幕拉開后廣電展現(xiàn)的圖景。
7月14日,一個月前才掛牌的廣東省廣播電視網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東廣電網絡)獲得了中國建設銀行廣東分行的180億元授信。對于志在年內就完成全省網絡整合的廣東廣電網絡來說,這無疑是最好的禮物。
據(jù)記者了解,除了廣東省政府的撮合,打動建設銀行的還有整合后1800萬戶的用戶規(guī)模,以及NGB(下一代廣播電視網)建設后翻番的ARPU值。
中國建設銀行廣東省分行行長曾儉華在致辭中表示,此次簽約是建行與廣東省廣電網絡系統(tǒng)全面合作的新開端,雙方將在資金結算、項目融資、投資銀行與個人金融服務等方面開展廣泛業(yè)務合作,實現(xiàn)銀企雙方的共贏。
據(jù)記者了解,從去年至今,全國各地的廣電從銀行處獲得的授信額度已上千億元。然而對于本身資金和原始積累缺乏的廣電運營商來說,光靠單一的銀行貸款顯然遠遠不夠。
180億元授信始末
“這次的180億元只是授信,具體的貸款金額要根據(jù)我們的資金需求而定,而且我們也在嘗試其他的融資渠道!睆V東廣電網絡有關人士如是告訴記者。
記者了解到,從2008年10月開始在省網整合上籌備的廣東廣電,今年6月初終于率先掛牌,包括東莞、佛山在內的19個市級網絡公司資產將于今年下半年逐步以資產入股的方式并入新公司,這19市的用戶數(shù)量超過700萬戶。除此之外,廣東還有廣州有線、深圳天威視訊及其他縣級網絡公司共1100萬用戶亟待整合。
雖然廣東廣電網絡制定了“三步走”的戰(zhàn)略,但是資金依然是困擾網絡整合的最大瓶頸。廣電行業(yè)專家吳純勇指出,雖然現(xiàn)在各地的網絡整合采取資產入股的方式,暫時不需要太多資金,但是分散的股東結構并不意味著整合的真正完成,接下來逐步回收小股東的股份是必須的。
據(jù)悉,在已經整合完畢的某省有線網絡公司股東大會上,80多家股東單位先后發(fā)言,光這一項就用了兩天時間。新成立的網絡公司決策效率極低,確立單一大股東的股權結構迫在眉睫已成業(yè)界共識。
“目前省干線網在廣東廣電網絡公司中只占30%的股權,整合廣州和深圳網絡后,比例還將下降。”廣東省廣電局有關人士告訴記者:“要改善股權結構就需要資金的支持,粗略估算至少需要幾十億元!
推進網絡整合不過是個開始,由于采取“存量不變,增量分成”的原則,即原有的基礎收視費歸各地廣電所有,而新業(yè)務收入按股權比例分成,接下來如何做大增量業(yè)務才是省網整合能否成功的關鍵。增量業(yè)務包括高清互動電視的推廣、數(shù)字網絡雙向改造和NGB建設,這些才是這次廣東廣電融資的主要投向。
“要想在三網融合時代占到先機,廣電必須要加快NGB建設!比f建軍認為,“前兩年NGB局限在上海的部分區(qū)域,現(xiàn)在需要各地廣電運營商加快速度,而融資是必須的。”
對于廣東廣電網絡來說,整合后總資產和年收入都將超過50億元,雖不及廣東移動、廣東電信等電信運營商的1/10,但對于投資者來說,NGB建設后廣電運營商ARPU值增加的前景是看得見的,這也是廣東建行授信180億元的核心吸引力。
廣電融資路漫漫
三網融合伊始,廣電總局在網絡整合上動真格的姿態(tài)已經很明確。
7月11日在廣電總局內部會議上,廣電總局副局長張海濤再次強調了要在年內完成各省有線網絡整合的目標,并同時提出要加快NGB的建設速度,同時提出要多渠道融資來推進這些項目落地。
在2003年提出數(shù)字電視整體轉換前,廣電業(yè)務一直以公益性為主,這導致其自身資金積累不足。
自1983年中國提出“四級辦臺,四級混合覆蓋”以來,中央、省、市和縣均設立電視臺并組建了網絡基礎設施!芭_網分離”后,各級有線網絡運營機構最多曾達到4000家。
而上世紀90年代為了推進有線電視網絡建設,廣電四級體制的模式更加穩(wěn)固,1996年,原廣電部網絡中心曾貸款20億元,用以整合國內分散的有線電視網絡,并鋪設長達4萬公里的“干線網”。但此次努力僅僅完成了干線網的建設就告一段落。
2001年開始,央視、四通控股等16家股東合資成立中廣影視傳輸網絡有限公司,試圖重新啟動網絡整合。但在過去的10年中,無論是2005年重組后的中國有線,還是廣電總局都無法改變有線網絡的分散局面。
“說到底,廣電網絡分散的局面都是因為缺錢導致的,這才出現(xiàn)了地方財政支持廣電網絡建設的局面,這也導致了如今整合的難度增加!卑秸f。
在有線電視時代,每月每戶13元的收視費幾乎是各地廣電運營商的唯一收入,很多地方廣電運營商還需要地方財政補貼來維持,任何銀行都難以提供貸款,而其他的社會資本則更無興趣。
這一情況直到2003年數(shù)字電視整體轉換的路線出爐才得到改變。國家開發(fā)銀行3億元支持青島率先完成整體轉換,“青島模式”成為廣電數(shù)字化整體轉換的推廣樣板,其中主要是銀行貸款支持。
吳純勇告訴記者,“國開行作為政策性銀行支持整體轉換,一是來自廣電總局的邀請,二是因為其貸款是零風險的,因為在轉換后收視費提高了一倍,而且這些增量收入要首先償還銀行貸款!
數(shù)字電視整體轉換讓各地廣電運營商都背上了6-7年的債務包袱,同時收視費上調引發(fā)的民意反彈也讓運營商備感壓力。接下來的投資、網絡整合,尤其有線網絡雙向改造的資金依然是道難題,而銀行都紛紛向廣電運營商伸出了援手。
2005年,為了重組中國有線整合全國有線網絡,中廣影視傳輸網絡有限公司就向國家開發(fā)銀行申請200億元的授信。
2009年9月,湖南電廣傳媒又獲得了國家開發(fā)銀行197億元授信用于網絡整合。當年,江蘇有線獲得國開行和當?shù)亟ㄐ?0億元授信額度,陜西廣電網絡也從國開行和當?shù)劂y行處獲得80億元的信貸額度。據(jù)記者了解,擁有2000萬有線電視用戶的四川和1100萬用戶的山東也正申請貸款,全國各地廣電從銀行獲得的信貸額度總計上千億。
“銀行的轉向其實與廣電業(yè)務性質的變化有關。”包冉認為,之前廣電能取得收益的只有每月十幾元的收視費,但是在三網融合后廣電在寬帶互聯(lián)網、IP電話,以及雙向互動電視領域的盈利性業(yè)務大大增加,這讓銀行紛紛選擇對廣電放款。
外來資本的困惑
記者了解到,北京、天津、陜西、廣西、海南、吉林、江蘇、貴州8個省市全部完成省市縣網絡整合,河北、安徽、江西、湖南、云南、新疆、內蒙古、青海、寧夏、河南、浙江這11個省份已完成了大部分市縣或主要城市的網絡整合。此19省份的網絡省合獲得了銀行的鼎力支持,據(jù)統(tǒng)計,從銀行獲得的授信總共達350億-400億元。
此外,整合工作啟動較晚的廣東、遼寧、黑龍江、重慶等4個省市近期加大了網絡整合工作力度,取得了重要成果,包括山東、四川在內的其余8個省市也正在研究制定網絡整合方案和工作計劃。
雖然2010年內省網整合完成不太現(xiàn)實,但是過千億元的授信已經成為其整合的助推器。
除了銀行貸款外,包括湖南楚天數(shù)字電視在內的很多廣電運營商也在尋求上市來解決資金難題。但是為了打造國家有線網絡公司,廣電總局對于這些上市要求依然持壓制態(tài)度。
據(jù)悉,全國有線網絡運營的基本原則是“統(tǒng)一規(guī)劃、統(tǒng)一建設、統(tǒng)一運營、統(tǒng)一管理、聯(lián)合發(fā)展”。而國家級有線網絡公司股本融資將向所有國企放開,包括現(xiàn)有電信運營商都能參與投資,但民間和外資資本尚不放開。
之所以對外來資本依然持謹慎態(tài)度,因為之前中信國安和中國電子的教訓依然深刻。
中信國安10年來在湖南長沙、岳陽,湖北武漢等地進行了很多地方有線網絡的投資,總投資超過10億元,但是10年來,年平均投資回報率不足8%。
運氣更差的是中國電子。2005年,中國電子斥資4.5億元控股中國有線,由于中國有線的連年虧損,其投資已經折損過億元。從2009年開始,中國電子曾先后三次掛牌出手這部分股權,在最初兩次4.5億元的報價流拍后,目前其掛牌價已經下調到3億元,但依舊無人問津。
除了投資回報率低外,廣電企業(yè)的內部文化與其他外來資本有些格格不入。中國電子有關人士表示,“當初我們退出就是因為與廣電內部的矛盾,廣電是絕對不會放棄控股權的,如今看來退出是正確的決策,其他投資者在進入廣電前一定要考慮到文化融合問題!
不過吳純勇也表示,“中信國安有望在省網整合中回收投資成本并獲得收益,而當初投資時廣電的ARPU值不到20元,但目前在三網融合后這一數(shù)字有望提高到40元,所以對外來資本來是有吸引力的。”
- ←←微信掃描二維碼,即可將本文分享到朋友圈
- 版權申明:部分文章轉載或來源于投稿,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如有異議,請聯(lián)系我們。
- 上篇文章:央視名嘴王凱“被代言” 索賠30萬
- 下篇文章:iPhone 4缺貨煩惱:視窗玻璃代工商調查
- 物聯(lián)網 諾基亞 中興通訊 大數(shù)據(jù) 愛立信 云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