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正協調三大運營商推進手機實名制,最快9月將實施。這有利于凈化通信消費環(huán)境,也有助于推動3G健康發(fā)展
■本報記者 王春超
手機實名制已被業(yè)內熱議多年,因與民眾通信生活緊密相連而備受期待。隨著近日工信部協調三大運營商推進手機實名制消息的傳出,手機實名制邁入了實質性階段。在電信市場日趨飽和的環(huán)境下,運營商在繼續(xù)拓展增量的同時,用戶資源的寶貴性日益顯現。對于運營商來說,手機實名制將讓其清理一人多號的現象,獲得有效用戶,有利于對市場的精耕細作。而對于用戶來說,手機實名制的推出,將有效遏制不良信息,打擊詐騙犯罪。
手機實名制將分階段推進
根據工信部要求,即將開始的手機實名制將分為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在新增用戶中開始落實實名制登記的要求;第二階段則是待相關法規(guī)出臺后,要求老用戶進行補登。具體要求為,從今年9月份起新購買預付費手機卡的用戶需要實名登記;而現有的預付費手機卡用戶待相關法規(guī)出臺后,用三年時間陸續(xù)補錄身份信息。
對此,來自廣東、北京的運營商人士均表示,系統(tǒng)已經做好了準備,隨時可實行該操作。據了解,中國電信目前約99%以上的自有營業(yè)廳以及1.5萬個以上的合作營業(yè)廳都具備了實名登記的條件。中國移動也將陸續(xù)下發(fā)客戶入網實名制的通知,并且要求各省公司成立相關領導小組。特別是客服部門,需就實名制與客戶溝通的細節(jié)進行專門的培訓。中國聯通也提出了實名制的初步方案,例如在集團總部成立了相關機構等等。
近年來,由于垃圾短信、詐騙信息和騷擾電話的猖獗泛濫,不少用戶對手機實名制的呼聲漸強。早在今年4月就有消息稱,北京地區(qū)的新增手機用戶將開始實行實名制,非實名制用戶也將被要求補登個人信息,但一直未能成行。
目前在運營商的正規(guī)營業(yè)廳辦理的手機卡,一般都被要求做手機實名登記,非實名制的手機卡主要是用戶從路邊報亭、小賣部等渠道購買的預付費卡。這些渠道因此成了一些不法分子實施手機違法活動所需手機卡的主要來源,一些不法分子花幾十元在路邊報刊亭等渠道買個卡打完再換,這對遭遇詐騙的受害者來說挽回損失的可能性相對變小。
有利于凈化移動通信消費環(huán)境
手機實名制有利于凈化通信環(huán)境,可以有效防止垃圾短信泛濫,減少利用手機實施的違法犯罪行為。但這只是解決該問題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在預防利用手機違法犯罪上還有很多路要走。
對運營商來說,在繼續(xù)拓展增量的同時,應更注重深挖存量用戶價值。此外,針對一些高端客戶,將使運營商更注重深耕細作,深挖存量用戶價值對運營商來說將有一個不小的價值空間。
手機實名制的實施將為運營商新業(yè)務的發(fā)展鋪平道路。運營商更應充分了解用戶消費習慣,進而有針對性地設置相應的服務,最大限度地挖掘存量用戶的價值空間。比如,手機報產品、相應資訊服務、移動互聯網服務、手機閱讀等等。
未來的通信市場將是多元化的市場,不僅是產品、服務的細分,用戶細分對運營商來說也是及其重要的,根據職業(yè)與年齡段進行細分,針對用戶的個人行為量身打造的業(yè)務模式將是未來的趨勢?傊謾C實名制將加強運營商與用戶之間的互通了解,有利于運營商深挖用戶價值。
此外,手機實名制在面向3G商業(yè)應用上極具價值,可提高用戶對3G移動互聯網市場的信賴感,從而刺激用戶將更多的生活和工作之中的應用遷移到3G移動互聯網平臺,實行便捷化的應用,從而推動移動電子商務、位置服務等3G應用的發(fā)展。
短期內實現手機實名制仍有難度
從長期看,手機實名制無疑是未來發(fā)展趨勢,電信專家項立剛認為,手機網的價值是商務應用,信息傳輸需要自由和開放,商務應用就需要身份認證。以后手機功能越來越強大,存儲的東西也更多,如果手機丟了,因有實名制可以申請運營商進行遠程鎖定。此外,手機呈現的新媒體屬性日益明顯,服務商與用戶間的互動,用戶與用戶之間的聯系越來越頻繁,通過實名來提高手機用戶的責任感和安全感,有利于移動互聯網產業(yè)的長期健康發(fā)展。
目前,我國手機用戶已突破8億而沒有進行實名登記的達到3.2億戶,這將是一個浩大的工程,短期內會給運營商帶來不小的壓力。業(yè)內專家認為,全部手機用戶實行實名制不可能一蹴而就。
對于運營商來說,實施實名制在操作上存在一定的難度,運營商通過社會渠道(C2C網絡銷售、非運營商服務廳)銷售的手機卡由于本身銷售網絡就錯綜復雜,運營商甚至不知道自己部分放出的未激活號碼到底在哪里,因此還沒有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如何要求預付費老客戶一一登記;如何監(jiān)管社會渠道銷售的預付費套卡等等都是短期內難以實現手機實名制的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