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走出去煉就“巨無霸”

相關專題: 華為

  2009年深圳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營收218億美元,凈利潤增長133%,再次創(chuàng)下國產通信設備商之最,更難能可貴的是,華為75%以上的收入來自海外市場,成為了民族企業(yè)“走出去”,執(zhí)行全球化戰(zhàn)略的楷模。而誰能想到這樣的一個巨無霸,在23年前卻是一個只有14名員工、注冊金額僅為2.1萬元的地道小生意。

  華為的發(fā)展史也正是深圳特區(qū)30年改革開放、創(chuàng)新求變的寫照。任正非1982年從部隊轉業(yè)來到深圳,6年后在那里與朋友創(chuàng)建了華為公司,經營小型程控交換機、火災報警器、氣浮儀開發(fā)生產及相關的工程承包咨詢。華為最初主要代銷香港產HAX交換機。當任正非發(fā)現華為依靠貿易模式不能真正與跨國公司競爭,他開始將精力集中于研發(fā)與核心技術,在成功抵制了“市場換技術”的誘惑后,對此,任正非曾經表示:外國人到中國是為賺錢來的,他們不會把核心技術交給中國人,而指望我們引進、引進、再引進,企業(yè)始終也沒能獨立。以市場換技術,市場丟光了,卻沒有哪樣技術被真正掌握的。

  隨后的二十多年發(fā)展歷程中,任正非的這種遠見卓識得到了豐厚的回報:1994年,華為自行研發(fā)的大型萬門程控交換機誕生,并大獲成功,同時銷售收入超過了億元;隨后華為選擇從農村通信市場為突破口,以“農村包圍城市、最終奪取城市”的戰(zhàn)略在1998年是自行研發(fā)的核心產品進入了中國所有發(fā)達省份和主要城市,1998年,華為的銷售收入達到89億元,成為國內最大的通信廠商;與此同時,華為也開始了其國際化征程。在“走出去”的過程中,華為同樣采用了“農村包圍城市”的策略,開始時將重點放到了俄羅斯和南美地區(qū)。1997年,華為進入俄羅斯,2001年銷售額就超過1億美元;2003年華為在獨聯體國家銷售額超過3億美元,位居這一市場國際大型設備供應商前列。2000年之后,華為開始在其他地區(qū)全面拓展,包括東南亞市場、中東、非洲等區(qū)域市場,其中在非洲的成績尤為讓人矚目。2006年,華為僅在南部非洲的銷售額超過了10億美元,成為了南部非洲第二大綜合設備供應商,第一大CDMA產品供應商、第一大NGN產品供應商、第一大傳輸產品供應商和第三大GSM產品供應商。


微信掃描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掃碼關注5G通信官方公眾號,免費領取以下5G精品資料
  • 1、回復“YD5GAI”免費領取《中國移動:5G網絡AI應用典型場景技術解決方案白皮書
  • 2、回復“5G6G”免費領取《5G_6G毫米波測試技術白皮書-2022_03-21
  • 3、回復“YD6G”免費領取《中國移動:6G至簡無線接入網白皮書
  • 4、回復“LTBPS”免費領取《《中國聯通5G終端白皮書》
  • 5、回復“ZGDX”免費領取《中國電信5GNTN技術白皮書
  • 6、回復“TXSB”免費領取《通信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工藝圖解
  • 7、回復“YDSL”免費領取《中國移動算力并網白皮書
  • 8、回復“5GX3”免費領取《R1623501-g605G的系統(tǒng)架構1
  • 本周熱點本月熱點

     

      最熱通信招聘

      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