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向收費成了“爛蘋果”

  鄧海建

  時至今日,還有多少消費者會因“單向收費”時代即將來臨而彈冠相慶,我很是懷疑。1997年5月,原郵電部擬制定手機單向收費方案后,單向收費就在利益集團的口水中無疾而終,我們用了10年時間,終于等到了政策實施環(huán)境的“成熟”——問題是,眼下單向收費這只“蘋果”似乎不是“熟透”了,而是“熟爛”了。

  雙向或單向收費,實質上只是電信運營商之間的話費轉移以及利益再分配。政府管理部門在“雙改單”上長期失語甚至出爾反爾,恰恰在于一方面要保證兩大移動運營商的壟斷地位,唯恐投鼠忌器;另一方面又面臨引入競爭機制、減輕消費者負擔的輿論壓力。結果是弄到現(xiàn)在,電信資費在市場壓力下漸歸理性了,消費者通往物美價廉的目標已經(jīng)一不小心快要實現(xiàn)了,政策層面的“雙改單”卻仍在矜持游移。

  單向收費的“十年之癢”,見證了一些決策話語方在市場改革中慣性的繁復糾纏:首先,“雙改單”之難并不是難在利益均衡上,市場屢屢拋出單向收費的媚眼早就歸就于所謂的“國情說”、“技術說”。這個難恰恰難在決策層面與民意層面、市場層面的脫節(jié)上;其次,很多關鍵性的市場決策似乎都存在一種自下而上的錯位“倒逼”,宏觀決策對市場的調(diào)整與引導竟然詭異地滯后于市場規(guī)律本身,這種危險比調(diào)控缺席更可怕;再次,當職能部門在單、雙向上和消費者扯皮的時候,偏偏忘卻了其“培養(yǎng)競爭機制,鼓勵公眾用腳投票”的職責擔當。而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電信企業(yè)利潤高于20%,而全球同行業(yè)中沒有利潤超過10%的,電信業(yè)發(fā)達國家的電信企業(yè)利潤甚至不到1%?梢,管理部門在遏制電信行業(yè)的壟斷暴利攫取上還大有作為的空間。

  當然,以往非政策性的單向收費只是一種促銷手段而已,有著朝令夕改的危險。從這個意義上說,終結那些名目繁多、奧數(shù)般難以琢磨的套餐,對消費者無疑意味著利好。只是這個“利好”仍要兩年之后才能讓消費者完全享有,到那時,單向收費這只爛“蘋果”恐怕要腐臭發(fā)霉了吧。

(責任編輯:趙秀芹)

微信掃描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掃碼關注5G通信官方公眾號,免費領取以下5G精品資料
  • 1、回復“YD5GAI”免費領取《中國移動:5G網(wǎng)絡AI應用典型場景技術解決方案白皮書
  • 2、回復“5G6G”免費領取《5G_6G毫米波測試技術白皮書-2022_03-21
  • 3、回復“YD6G”免費領取《中國移動:6G至簡無線接入網(wǎng)白皮書
  • 4、回復“LTBPS”免費領取《《中國聯(lián)通5G終端白皮書》
  • 5、回復“ZGDX”免費領取《中國電信5GNTN技術白皮書
  • 6、回復“TXSB”免費領取《通信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工藝圖解
  • 7、回復“YDSL”免費領取《中國移動算力并網(wǎng)白皮書
  • 8、回復“5GX3”免費領取《R1623501-g605G的系統(tǒng)架構1
  • 本周熱點本月熱點

     

      最熱通信招聘

      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