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網融合,近年來業(yè)界頭等大事,電信業(yè)的光纖到戶、WiFi大覆蓋和廣電的NGB(下一代廣播電視網)等都是投資超千億、堪比高鐵的大手筆,而且也都離不開三網融合的大背景推動。然而,與去年試點城市公布時“大干快上”相比,現(xiàn)在的三網融合似乎進入“滯漲期”,“夭折論”甚囂塵上,三網融合似乎有些過于低調。從去年7月1日試點城市公布開始,直至今年5·17世界電信日,三網融合試點將近一年,《IT時報》訪談業(yè)內專家,三網融合懸而未決的老大難問題也因此浮出水面。
IT時報記者 王昕 郝俊慧
“夭折論”的辯證法
最先提出三網融合夭折論的是工信部電信科技委主任韋樂平,4月4日“2011中國三網融合高峰論壇”上,他一句:“我很久沒被叫去開會了,三網融合恐怕已經夭折!钡莱隽巳W融合目前的尷尬局面。
4月28日,工業(yè)和信息化部通信發(fā)展司司長張峰回應,在三網融合推進的過程中,存在有關認識和理解不一致的問題,三網融合是一個長期過程。不過,工信部仍然堅定信心,積極推動。
決心雖然堅定,但并不代表對現(xiàn)狀的樂觀。中廣互聯(lián)副總經理汪海天回憶,在去年底的廣電行業(yè)趨勢年會上,他與鳳凰新媒體執(zhí)行副總裁王育林先生共同宣布啟動“三網融合風云榜”征募工作,并計劃于今年8月的第三屆“三網融合中國峰會”上揭榜。
汪海天向記者表示,在迄今為止的近半年時間里,中廣互聯(lián)一直堅持開展每月走訪幾個城市的調研工作!皩τ谶M展確實很難表述。我雖然并不同意‘夭折論’,但是也確實沒有看到哪個試點城市有什么實質性的改變!
流媒體網CEO張彥翔認為,試點城市的意義目前還沒有看出來。似乎都沒有什么過多的進展,“只是在三網融合的政策下干著以前就在做的事”。
根據流媒體網的統(tǒng)計數據,到2010年底全國IPTV用戶數量達800萬戶,其中百視通與電信運營商合作發(fā)展的IPTV用戶超過600萬戶,大量用戶來自上海和江蘇!癐PTV用戶數增長并沒有想象中快,而且暫時運營商還看不到盈利前景,這也是為何IPTV在運營商相對強勢的地區(qū)發(fā)展較好,因為當地電信或聯(lián)通的資金實力也強!币晃坏胤诫娦臝PTV負責人表示。
與此同時,廣電方面在寬帶領域的突圍則更加艱難,個別中小試點城市廣電方面尚無力開展寬帶業(yè)務。去年7月,廣電正式成立NGB項目工作組時稱,NGB總體投資規(guī)模將達3000億。中廣電通CEO殷建勇表示,目前國資委針對NGB的千億級投資并沒有批下來,實際上各地NGB和寬帶項目的資金都是地方上投的。一位試點城市網絡公司總經理向記者證實:“暫時我們還沒開展寬帶項目,寬帶發(fā)展感覺壓力很大。在省里布置下,今年我們已經啟動NGB改造了,錢全部是自己投的,壓力確實不小。”
消息稱,各試點城市雖然陸續(xù)提交了“融合方案”,但截止到目前,還沒有一地的融合方案獲得當地政府批準,更未得到國務院批復,原定今年初推廣的第二批試點城市名單也遲遲難以出爐。最新消息是,已放棄今年推出第二批試點城市。
“如果現(xiàn)有的監(jiān)管體制不改變,到三網融合第一階段結束(2012年底)前,三網融合不可能有實質性的進展!辟Y深電信分析師付亮表示,“2012年底前,無論是廣電,還是電信,三網融合都不是重點。廣電忙著自身整合,電信運營商忙著3G!
汪海天猜測,也許,試點城市無重大進展與《三網融合試點實施方案》還沒有公布有關系,如果上面還沒有批準,下面自然也不敢有大動作!按朔桨钢罢f是將于今年5月份國務院正式確定之后公布,看來應該是快了!
合資公司穿上“皇帝新裝”
由電信運營商與廣電合資,成立三網融合合資公司,被不少業(yè)內專家認為是促成雙方精誠合作的好辦法。一般來說,由于協(xié)調難度較大,該工作目前由地方政府領導掛帥的三網融合工作小組主抓。
全國范圍內第一批成立三網融合合資公司的是武漢和上海。去年12月16日,武漢分公司與武漢廣電高調組建了武漢市三網融合合資公司。當時《湖北日報》稱,通過成立合資公司,將原本競爭雙方捆綁在一條“船”上,這一全國獨一的“武漢模式”由此開啟。
與此同時,上海的合資公司籌備同樣緊鑼密鼓,2010年底,滬上媒體傳出消息,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SMG)和中國電信上海公司已經決定成立一家合資公司。與武漢的高調相比,上海方面合資公司的成立甚為低調,據運營商內部人士透露,今年年初上海的合資公司也已經悄然成立,暫時還未對媒體披露消息。
原上海文廣百視通副總裁龍奔向記者表示,“我離開百事通公司之前合資公司還沒成立。成立合資公司是一種應對競爭的策略,合作雙方可以把融合業(yè)務取得的成果固化下來,避免桃子被他人摘取。在落地天花板越來越低的情況下,這種方式有護市的意義!
在國內其他城市,融合網主編吳純勇介紹,2009年,湖北鄂州聯(lián)通和當地有線成立合資公司,山西移動和原山西省網成立合資公司,分成比例是7:3;寧夏電信和寧夏有線成立合資公司,分成比例是6:4,這些公司都在運營IPTV。“這種合資行為,有利之處在于雙方可以收獲真金白銀,絕大多數都會沖擊當地的有線電視網絡,形成市場層面的優(yōu)勝劣汰,但弊端在于對有線電視本身的沖擊,如果有線電視業(yè)務沒有做好,便很難平衡之間的關系!
對于武漢三網融合合資公司的成立,武漢市信息產業(yè)辦公室有關負責人打了一個形象的比喻:合資公司的建立就像一對男女,是先結婚再戀愛。雖然“由電信廣電五五開合資,雙方輪流坐莊”的三網融合“武漢模式”創(chuàng)業(yè)界先河,備受專家好評,但公司成立半年來,注冊資本到位的僅有第一階段的600萬元,與原計劃2億元相去甚遠。一位當地電信人士透露,“600萬只是杯水車薪,合資公司目前沒有運行情況!
于是,“空殼公司”的擔憂浮出水面,而成立之初“武漢已聘請第三方證券公司對合資公司進行架構設計,并希望合資公司在成立運營一段時間之后能夠上市”的想法也已被無限期擱置。
張彥翔稱,“不少都是概念炒作大于實際操作,也沒有具體的信息可以做參考,目前還沒看到這些所謂的合資公司的具體業(yè)務運作,無法評判其作用!
汪海天認為,“理論上說,在試點方案沒有被國務院正式批復前,責、權、利是不好明確的!
一個無法明確責、權、利的公司如何有效運維?最終很可能是,雙方將各自的非核心資源象征性地裝入合資公司,而組建一個“輕資產”的空殼合資公司,或者說是一件皇帝的新衣。
監(jiān)管窟窿易堵難疏
在三網融合監(jiān)管方面,主管機構不可謂不積極,IPTV牌照、互聯(lián)網電視牌照無不意在規(guī)范行業(yè),讓產業(yè)鏈處于可控狀態(tài)。
不過,牌照似乎并沒有束縛住廠商的手腳。通過與互聯(lián)網電視牌照方如CNTV(中國網絡電視臺)和百事通等的合作,互聯(lián)網電視內容可以說已經覆蓋全國,無論三網融合試點或非試點區(qū)域,只要買回一臺康佳或TCL等品牌互聯(lián)網電視,即可看上與IPTV幾乎一模一樣的電視內容。
中國電信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表示,“在互聯(lián)網電視被廣電總局嚴格限制之后,電視機廠商(國內)選擇利用智能電視技術,試圖繞過政策限制,開始生產內置智能電腦的智能電視機!
殷建勇和汪海天都認為,互聯(lián)網新媒體的監(jiān)管政策一直都是滯后的,而此事本月已有進展,國家互聯(lián)網信息辦公室的掛牌成立就是迄今為止的一大進步。
“互聯(lián)網電視的用戶接受門檻低、市場覆蓋潛力大,長遠來看,是對IPTV運營模式的顛覆。不過目前還沒找到各方都認可的盈利模式,再加上缺乏行業(yè)協(xié)同,存在相互拆臺的現(xiàn)象! 龍奔說。
汪海天表示,除了IPTV,有線網互聯(lián)網接入和手機電視也是三網融合業(yè)務,同樣存在監(jiān)管問題。比如用iPhone直接瀏覽擁有互聯(lián)網視聽牌照的視頻網站算不算違規(guī),難道還需要手機電視牌照?
上一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