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產業(yè)網訊】(記者 趙妍)今年5月,在三網融合幾近“陷入停滯”的一片悲觀情緒中,北京移動與歌華有線簽訂戰(zhàn)略合作協議,宣布雙方將開展互為產品代理、資源互補和資源共享等合作。
盡管歌華有線副總經理羅小布表示,這只是有線和無線的互補性合作,與三網融合無關。但移動與廣電的合作無疑開辟了一條資源重組的新路徑。
相比電信與廣電的合作中存在IPTV業(yè)務主導權上的爭奪,本身并無寬帶經營資質的移動依靠龐大的用戶規(guī)模以及成熟的市場運作與廣電的合作更容易為雙方接受。而此前移動與廣電的合作在武漢也曾出現,武漢移動與武漢廣電合作推出1399元套餐。
對于這種模式,更代表了市場自發(fā)重組的力量,在這一層面,業(yè)界多有肯定。流媒體網CEO張彥翔表示,電信與廣電在現有資源上有一定的重合性,從而存在著主導權之爭,同時由于IPTV和互動電視的業(yè)務同質,也為雙方在市場合作和利益分配上存在著較大的協調難度。而移動和廣電彼此的資源存在互補性,雙方聯手,可以更好的形成手機寬帶電視等全業(yè)務資源的綜合實力,有利于雙方在全業(yè)務時代的市場競爭。
而對于移動與廣電的合作,是否會淪為移動借資金與其他資源優(yōu)勢打壓其他運營商的工具,是否會使用戶真正受益。業(yè)界專家電信專家付亮在接受《通信產業(yè)報》(網)采訪時表示,三網融合的具體操作有個過程,而最終檢驗的還是要交給市場與用戶,如果偏離了大多數用戶的需求,推出的產品自然沒有生存空間。
流媒體網CEO張彥翔向《通信產業(yè)報》(網)記者表示,三網融合的政策層面不可能是事無巨細的規(guī)定出每個城市的具體操作,而是需要各個城市的嘗試與探索,從而為全國的三網融合提供經驗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