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或超愛立信 分析稱仍依賴低成本

相關專題: 華為 愛立信

  不事張揚的華為,往往不由自主地成為熱點。從“最薄智能手機”、“全員中產”到“與海底撈合作”,網絡議題上華為熱度不減。而路透社最近大膽預測:華為2011電信設備營收(210億美元)將超越愛立信,成全球最大電信設備商。甚至繼而有人推測華為將于三四年后超越全球最大電信公司思科,成為真正的全球第一。起步于深圳、剛步入25歲的華為如何在近幾年間突飛猛進,接連超越?它又是否已具備登頂全球的能力?目前仍需慎下結論。

  【成績】銷售額猛增,但利潤指標不理想

  “當華為在4月份發(fā)布其年度財報時,他們或將證明,這家尚未上市的中國公司已經超越瑞典的愛立信,成為全球第一大電信設備制造商!甭吠干绨l(fā)布的推測文章認為,華為2011年銷售額預計將達317億美元,其中約2/3(210億美元)來自電信設備,超過愛立信2011年198億美元的網絡收入。

  預測立即引來追捧。不少人盤算著華為超越全球電信老大思科的日子。

  但行業(yè)現狀是,全球電信設備支出正在減緩,同時利潤不斷下滑。而這是華為2/3收入的依托。而其他領域,尤其是服務性收入,在華為的總收入中占比較低。

  愛立信2011年總營收達336億美元,華為仍難超越。更重要的是,其硬件收入僅為40%(電信設備僅為其中一部分),近四成收入來自服務業(yè)務。

  在此前七八年,網絡設備市場還高速增長。愛立信已開始尋找新的增長空間。并逐步進入電信服務領域。此后,除了傳統的網絡部署服務和客戶支持服務之外,愛立信還增加了專業(yè)管理服務以及咨詢服務。目前,愛立信在全球已有5萬名電信專業(yè)服務員工,發(fā)展成為全球最大的管理服務提供商,在客戶數及收入規(guī)模上遠超其他設備廠商。

  華為自身對此更為清醒。華為企業(yè)業(yè)務品牌部部長傅軍微博回應:“盡力做好自己應做的事。不關心誰超過誰!币蝗A為員工稱,雖總銷售額增勢勁猛,但利潤還是無法比肩外企。隨著中國成本以及人民幣匯率上升,海外利潤還會進一步壓縮,而且始終“打不進美洲市場”,也成為華為的心結,實際形勢或許更嚴峻。華為公司針對路透預測回應:公司4月份才出具年報,路透預測并未給出依據,公司無法置評。

  【優(yōu)勢】寄望于創(chuàng)新,但仍依賴于低成本

  華為的高營收究竟來自哪里?市場拼搶之外,最受關注的是研發(fā)和成本的對比。

  業(yè)內人士普遍認為,華為注重研發(fā)、創(chuàng)新能力強,但關鍵優(yōu)勢仍在價格低廉。當然不可否認,華為也有過硬的數據!度A為研發(fā)》作者張利華表示,華為的市場銷售成功首先來自于研發(fā)舍得持續(xù)大手筆投入,CEO任正非近日在歐洲競爭論壇上表示:2011年華為的研發(fā)開支為37.6億美元,而過去10年華為則共投資150億美元,令華為的專利項目達4萬個。這在中國企業(yè)中幾乎找不到第二家。

  記者從華為公司了解到,公司每年拿出銷售收入的10%作為研發(fā)費用已成為傳統。目前尚有增加的趨勢。

  關于人力成本,輿論則褒貶不一。與華為登頂同受關注的是“華為全員中產”。公司經華為控股通過工會實行員工持股,截至2010年底參與人數約6.5萬人,占員工總數約11萬人的近六成。去年華為曾被報道“人均收入28萬元”。華為在其2012年1月《華為人》內刊對此以公司年度熱詞作出回應稱完全是“被28萬”。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管理學教授肖知興曾提到“華為與西方同行相比只有1/12的人力成本!彼锌褐袊顑(yōu)秀的公司的故事都只是一個“低成本的故事”。

  華為與西方同行相比只有1/12的人力成本。中國最優(yōu)秀的公司的故事都只是一個“低成本的故事”。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管理學教授肖知興

  南都記者楊濤


微信掃描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掃碼關注5G通信官方公眾號,免費領取以下5G精品資料
  • 1、回復“YD5GAI”免費領取《中國移動:5G網絡AI應用典型場景技術解決方案白皮書
  • 2、回復“5G6G”免費領取《5G_6G毫米波測試技術白皮書-2022_03-21
  • 3、回復“YD6G”免費領取《中國移動:6G至簡無線接入網白皮書
  • 4、回復“LTBPS”免費領取《《中國聯通5G終端白皮書》
  • 5、回復“ZGDX”免費領取《中國電信5GNTN技術白皮書
  • 6、回復“TXSB”免費領取《通信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工藝圖解
  • 7、回復“YDSL”免費領取《中國移動算力并網白皮書
  • 8、回復“5GX3”免費領取《R1623501-g605G的系統架構1
  • 本周熱點本月熱點

     

      最熱通信招聘

      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