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發(fā)言人是高危行業(yè)?

  國資委公布2012年新版央企新聞發(fā)言人聯絡表。國資委相關負責人說,新聞發(fā)言人是一項高危行業(yè),由于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個人素質的差距,有時可能會被斷章取義,也希望媒體及社會各界給與包容和理解(2月21日《新京報》)。

  不知道國資委負責人說這句話的時候,是想表達什么意思,“高!笔欠浅NkU的意思,請問發(fā)言人是哪里危險了?是有說錯話的危險嗎?既然新聞發(fā)言人是一種“制度人”,那么,“發(fā)言人”就應該是一個團隊,發(fā)言人的表達就應該是有所準備、慎重的,不能信口胡說。這是起碼的道理。如果說發(fā)言人表達能力和個人素質和公眾的要求有差距,請問,央企那么多人才,就找不出一個合格的新聞發(fā)言人嗎?如果找不到,那只能說是央企的人才隊伍結構有問題。

  不錯,央企關注度高,所以發(fā)言人任務重責任大,說的每句話都可能被認真解讀,所以壓力大。但壓力大跟高危是兩回事。以前確實有發(fā)言人因說話出了問題,被懷疑是在輿論洶涌下去職(比如鐵道部的王勇平),但因言去職的與在任的相比,畢竟只是少數,更何況,他們去職之后的出路,一點都不“!。事實上,發(fā)言人不當發(fā)言,被公眾批評,不僅僅是他們表達的問題,還有他們承擔了不該自己承擔的責任。如果工作失誤非要用發(fā)言人的巧舌說成一朵花,那哪個發(fā)言人都不能勝任。說發(fā)言人“高!,實際上是把本該部門承擔的責任推給發(fā)言人,讓他們當替罪羊而已。

  所謂言多必失,發(fā)言人整天與公眾打交道,有個別表達不當的地方,很正常,也沒有什么大不了的,公眾不會不講道理。但是,如果非要把黑的說成白的,或者灰的,還想不讓被人“誤讀”,在信息透明如斯、大眾傳播發(fā)達的今天,那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如果要讓我們對這樣的新聞發(fā)言人“理解”,我想,公眾是不會答應的:因為這樣的要求,本身就不可理解。(江蘇 肖余恨)


微信掃描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掃碼關注5G通信官方公眾號,免費領取以下5G精品資料
  • 1、回復“YD5GAI”免費領取《中國移動:5G網絡AI應用典型場景技術解決方案白皮書
  • 2、回復“5G6G”免費領取《5G_6G毫米波測試技術白皮書-2022_03-21
  • 3、回復“YD6G”免費領取《中國移動:6G至簡無線接入網白皮書
  • 4、回復“LTBPS”免費領取《《中國聯通5G終端白皮書》
  • 5、回復“ZGDX”免費領取《中國電信5GNTN技術白皮書
  • 6、回復“TXSB”免費領取《通信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工藝圖解
  • 7、回復“YDSL”免費領取《中國移動算力并網白皮書
  • 8、回復“5GX3”免費領取《R1623501-g605G的系統(tǒng)架構1
  • 本周熱點本月熱點

     

      最熱通信招聘

      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