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姚傳富
很多手機用戶都遭遇過這樣的怪事:自己明明沒有打多少電話,也沒有上網多長時間,可是某月的手機資費卻異常偏高。筆者也有過這樣的遭遇:一部新的智能手機,一個月的資費突然比平時猛增數倍。投訴給移動客服,得到的解釋往往是誤操作或者是下載軟件程序,但自己仔細回憶,并沒有這樣的經歷?傊头o出的解釋不能令人信服。直到后來,通過媒體的報道,才知道原來背后搞鬼的是吸費軟件等惡意程序。面對越來越多受害者的憤怒投訴,工信部終于出手,嚴打惡意軟件!
近日,工信部發(fā)布了《關于加強移動智能終端進網管理的通知》的征求意見稿,要求終端生產企業(yè)不得在產品中預裝惡意軟件。在這份征求意見稿中,工信部從五個層面對惡意軟件進行了界定。同時表示,此番嚴查惡意軟件,意在進一步完善移動智能終端進網管理,維護用戶個人信息安全和合法權益。
隨著智能手機的迅猛發(fā)展,惡意軟件數量急劇增長。知名殺毒軟件公司McAfee不久前發(fā)布的一份報告顯示,今年一季度惡意軟件數量猛增1200%;同時,奇虎360近日發(fā)布的《一季度手機安全報告》也表明,一季度Android平臺新增惡意軟件及木馬程序同比增長近18倍。今年以來,中國移動在廣東和江蘇建立的手機惡意軟件偵測中心已監(jiān)測到流行的手機病毒、木馬、內置后門等近千種,封堵550個手機惡意軟件。據悉,中國移動通過系統監(jiān)測到近日較為活躍的惡意軟件有偽安全監(jiān)測中心、系統暗扣、偽裝軟件等。中國移動特別提醒廣大手機用戶,在最近新發(fā)現的惡意軟件中有一款名為“扣費幽靈”的軟件主要針對安卓手機用戶,嵌入在“淘寶”、“歐朋瀏覽器”等其他正常應用中,啟動時會在后臺進行業(yè)務訂購,并且屏蔽中國移動端口發(fā)送的確認訂購短信,給用戶造成經濟損失。
手機安全廠商網秦發(fā)布的數據顯示,目前國內有近三成的惡意軟件都來自于廠商預裝和水貨“刷機”渠道,且逐月持續(xù)攀升。網秦手機安全專家表示,目前吸費軟件多采用小額、多次的扣費方式,且已基本全部可通過服務器來靈活配置扣費指令,根據不同地區(qū)靈活配置扣費號段,且通過屏蔽運營商短信來躲避用戶察覺,更將空前加大用戶的財產損失。
一直以來,山寨機都是手機安全的重災區(qū),而預置惡意軟件早已成為山寨機廠商獲利的重要手段。山寨機廠商期望在促銷產品過程中以海量應用作為重要的宣傳賣點,如內置播放軟件包裝為音樂手機,內置多款熱門游戲以其作為主打賣點等,他們也樂于與一些應用開發(fā)者展開合作。這些中小廠商完全不具備安全審核標準,在巨大的利益驅使下導致惡意軟件極易混入其中。消費者一旦購買此類手機,將直接威脅用戶的資費、隱私安全。
工信部此次監(jiān)管的目標卻不僅是山寨機。大量已經曝光的事實證明,預置惡意軟件程序的正規(guī)廠商也大有人在甚至包括某些知名的國際品牌。前兩年央視“3·15晚會”曾經揭露過這些現象,當時曝光的廠商名單中就有知名品牌。
據市場調研機構公布的數據,我國智能手機出貨量持續(xù)攀升,最快到明年年初,智能手機出貨量就將超過功能手機。近期,一些互聯網企業(yè)爭相涉足智能手機,他們也將面對監(jiān)管的嚴格審查,因為這些互聯網企業(yè)所推出手機的重點便在于預置自己的各種移動應用。例如阿里云手機的云服務、百度手機內置的各種百度應用以及360特供機內的安全衛(wèi)士等軟件。加大對智能手機廠商的監(jiān)管,從源頭上遏制惡意軟件的侵害,正是廣大手機用戶的熱切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