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jīng)》綜合報道】據(jù)投資時報報道,近期預披露招股書的上海光維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因為未披露的同業(yè)競爭和高價關聯(lián)采購問題正與發(fā)審委要求的真實、完整和準確披露以及獨立性發(fā)生嚴重沖突,光維通信存在可能被掏空的風險,這可能對其上市構成實質性障礙。
控股子公司股東同業(yè)競爭未披露
對比上述兩家公司,從雙方的主營業(yè)務來看,存在明顯的同業(yè)競爭,但光維通信對此只字未提。同時,被收購的目標公司顯然沒有將光維通信看重的核心競爭力放在目標公司而是放在了另外一家關聯(lián)企業(yè),光維通信如果不是收購錯了目標公司就是被岳強年給忽悠了。
更重要的是,在同業(yè)競爭的同時,對這個與光維通信存在千絲萬縷關系的公司,光維通信存在明顯的利益輸送,多次充當活雷鋒。
在光維通信尚未和對方確定收購事宜時,2009年12月居然先借款給對方補充流動資金。在收購之后,光維通信在即將上市之際的2011年,還對一個連年虧損的公司注入240萬的巨額流動資金,將一個連年虧損的公司納入上市主體。
藤倉光維被剝離的秘密:高價采購關聯(lián)供應商
招股書顯示,日本藤倉收購了光維通信子公司共同成立了藤倉光維,雙方分別持股50.92%和40.98%。藤倉光維的銷售收入基本全部來自光維通信的采購。據(jù)招股書披露,光維通信2009 年、2010 年和2011 年,間接向日本藤倉的采購金額占公司總采購金額的比例分別為73.25%、76.25%和65.28%。2011 年公司的主要供應商藤倉中國和藤倉光維同受日本藤倉控制,如合并計算,公司向日本藤倉采購金額為34,247.83 萬元,占公司總采購金額比例為89.38%。這意味著光維通信通過日本藤倉的低價(1.03元每股)增資控股藤倉光維后,將員工人數(shù)高達光維通信總數(shù)近三分之一的藤倉光維在報告期移至表外。而光維通信近90%的采購金額是向藤倉光維的控股母公司采購,同時,藤倉光維幾乎全部的產(chǎn)品均向光維通信銷售。
僅從增資價格來看,光維通信對日本藤倉就有嚴重的采購依賴。同時,光維通信作為一家制造企業(yè),僅有生產(chǎn)人員83人,其生產(chǎn)設備現(xiàn)值不足42萬,其生產(chǎn)對藤倉光維具有明顯的依賴性。更為重要的是,對于光維通信幾乎全部來自藤倉光維的采購,保薦機構對其采購價格與市場價格居然沒有明確的對比,只給出了一個市場價格區(qū)間,而區(qū)間價格最高價和最低價普遍相差在30%以上,光維通信的采購價多在區(qū)間上限后40%的位置。即使不考慮光維通信如此大宗的常年采購,采購價格也明顯偏高。光維通信明顯對關聯(lián)公司進行利益輸送,如果光維通信一旦上市,如此巨額的采購很難保證不將光維通信掏空。從光維通信向藤倉光維拖欠高達2011年凈利潤一半的應付賬款和代為支付水電費等,其獨立性問題已經(jīng)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