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實習記者 李映泉
自8月以來,“3D打印”、“智慧城市”……各種新概念橫空出世,在目前表現羸弱的A股市場上,這些新概念代表的個股展現出了一番別樣的紅火。本周,又有一個新名詞“無線充電”誕生,在股民們還沒有弄清楚“無線充電”究竟為何物時,已有數只“沾了光”的個股先后收獲漲停。
9月5日,諾基亞讓“無線充電”闖入了國內消費者的視線。在新產品發(fā)布會上,諾基亞率先發(fā)布了兩款全球最早使用無線充電技術的手機Lumia920和Lumia820。《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這兩款新產品的多項技術創(chuàng)新中,無線充電成為最吸引人關注的亮點。
專家:原理為電磁感應
為了揭開無線充電的 “神秘面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了四川大學制造科學與工程學院的韓震宇教授。他向記者表示,無線充電的原理并不復雜,就是運用到了物理學中的無線電波和電磁感應。因為無線電波是一種電磁波,其本身能夠傳遞能量,同時還可以穿透空氣,因此使得無線電力傳輸成為可能。
“無線充電確實可以帶來很大的便利,”韓教授說,“但目前無線充電尚未取得較大規(guī)模實際應用,主要緣于這項技術本身具有三大制約因素:首先,無線充電效率較低,通過無線電波將電能傳遞的過程中,能量損耗較大;其次,無線充電作用距離較短,在1~2cm的距離內能起到比較滿意的效果,但一旦距離拉長,能量的消耗將十分嚴重;最后,業(yè)內標準難以統(tǒng)一,這也是制約無線充電發(fā)展的最核心的原因。目前各大手機及家電廠商數量龐大,如果各家都只使用自己的標準,那么無線充電的應用范圍將會變得很窄,失去了應有的性價比和便利性!
國內缺乏統(tǒng)一標準
當記者提及國外已有一家“無線充電聯盟”組織正在著手無線充電的標準建立時,韓教授表示,國外企業(yè)確實在數年前已經開始了建設統(tǒng)一標準的工作,但是中國大部分企業(yè)并不重視標準,在這方面已經落后于國外。
“國內在短期內也很難看到較大規(guī)模的商用。由于前景不明朗,我們也無法得到有關部門和企業(yè)的資助與支持,目前這項技術的研究也幾乎處于停滯狀態(tài)。”韓教授表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閱資料發(fā)現,“無線充電聯盟”于2008年成立,其中包括諾基亞、LG、三星、飛利浦等在內的國際巨頭。
“無線充電的效率可以隨著技術進步逐漸提高,作用距離通過進一步研究可以逐漸拉長,但最核心的標準需要廣大廠商的積極參與和合作建設。未來這項技術確實可以為生活帶來很大的便利,比如在機場,大家不同型號的手機都可以在同一個無線充電板上進行充電!表n教授說道。
在中國A股市場上,也有部分上市公司股價受到“無線充電概念”影響而躍躍欲試。其中,深桑達A、碩貝德因為涉及到參與“無線充電聯盟”分別于9月5日和8月28日收獲漲停;而青島海爾則是緣于海爾品牌下的一款“無尾電視”產品與無線電力傳輸有關。
個股分析
深桑達A(000032,收盤價6.16元)
深桑達A涉及“無線充電概念”,源于其一家關聯企業(yè)桑菲消費通信公司。此前有媒體報道,桑菲公司已經加入無線充電聯盟,并成為無線充電聯盟十常委之一,參與了無線充電標準的制定與推廣。
記者查閱資料發(fā)現,桑菲公司于1996年由荷蘭皇家飛利浦電子公司與深桑達A共同設立,深桑達A持股10%。2001年后,飛利浦將股權轉讓給 了深桑達A控股股東桑達集團。2010年12月,深桑達A發(fā)布公告,放棄對桑菲公司新增注冊資本優(yōu)先認繳出資權,由桑達集團向桑菲公司增資2億元,自此, 深桑達A在桑菲公司的持股比例下降到不足1%。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采訪該公司工作人員得知,公司與桑菲公司同屬于一個控股股東桑達集團,公司目前是桑菲公司的小股東,持股比例為 0.78%,桑達集團持有桑菲公司超過99%的股權。另外,公司與桑菲公司存在關聯交易,但主要是采購手機、提供手機維修、提供物業(yè)租賃等形式,目前尚未 涉及無線充電產品。
碩貝德(300322,收盤價21.12元)
碩貝德公司主要經營無線通信終端天線的研發(fā)、生產和銷售。8月28日,申銀萬國發(fā)布了無線充電主題報告,看好無線充電市場空間,并點名“買入”碩貝德。就在當天,碩貝德迎來放量漲停,自8月28日至本周五收盤,已累計上漲23.51%。
申銀萬國報告指出,碩貝德將因無線充電在未來2年內面對市場空間提升3倍,預計將全面受益天線設計、天線材料、發(fā)射裝置等需求,同時碩貝德也是 唯一進入WPC(無線充電聯盟)的國內天線廠家。該公司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公司目前正在進行無線充電技術的研究,也具備了一定的技術儲備,但由于現在行 業(yè)內并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現在對這塊處于觀望狀態(tài)。
青島海爾(600690,收盤價11.17元)
2010年美國拉斯維加斯CES展會上,作為中國家電龍頭的海爾推出全球首臺“無尾電視”,在業(yè)界掀起震動。據海爾彩電研發(fā)工程師介紹,海爾 “無尾電視”采用了與麻省理工學院合作的無線電力傳輸技術,能夠在不借助電線的情況下為電視輸送電量,這也是無線電力傳輸技術首次成功應用于電視接收終 端。
為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青島海爾公司,詢問“無尾電視”產品的情況。公司工作人員表示,無尾電視屬于黑色家電,系公司控股股東海爾集團旗下的產品。而作為上市公司的青島海爾主營白色家電,并不涉及“無尾電視”產品的研發(fā)、生產與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