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棄美”:十二年寒窗一場空

對于華為來說,不管是運營商、企業(yè)還是消費者業(yè)務,要想在美國市場上取得重大突破都不現實。
對于華為來說,不管是運營商、企業(yè)還是消費者業(yè)務,要想在美國市場上取得重大突破都不現實。

   冀勇慶

  在4月23日的華為分析師大會上, 華為輪值CEO徐直軍坦言 :“華為運營商業(yè)務未來主要的增長市場是發(fā)達國家地區(qū),但不包括美國。”而美國也沒有出現在華為企業(yè)業(yè)務和消費者業(yè)務的重點國家名單之中。這似乎表明,華為已經放棄了在美國的努力。

  事實也是如此。據了解,曾經參與了美國聽證會的、負責美國業(yè)務的華為高級副總裁丁少華已于近日回國,他的繼任者還沒有確定。此前丁少華曾經擔任過沙特代表處首席代表、中東北非地區(qū)部主要負責人等職務,在海外市場屢立戰(zhàn)功。

  不過,從最早負責美國市場的常崢和徐展,到后來的王誠和丁少華,雖然他們都曾經在其他國家市場屢立戰(zhàn)功,但卻沒有一個人能夠撬開美國的大門。據估計,華為目前在美國的營收只有可憐的20億人民幣,連公司營收的1%都不到。

  為了進入美國市場,華為可謂“十二年寒窗一場空”。2001年,華為開始大規(guī)模的國際化,為此專門成立了美國代表處,后來為了適應美國的商業(yè)環(huán)境還成立了子公司FutureWei并頻繁參加北美的各種電信展,在美國媒體上大打廣告,其中有一個廣告非常有攻擊性:廣告圖案的背景是美國舊金山的金門大橋,廣告詞是“他們唯一的不同是價格”。當時,金門大橋就是美國公司思科的Logo,華為推出的路由器至少比思科的同類產品便宜30%以上!

  不過,美國人可不是吃素的。2003年春節(jié)前,思科突然在美國提起對華為的知識產權訴訟,雖然這起官司最后以和解收場,但是華為也被美國市場拒之門外。

  對于任何一家做電信設備的公司來說,美國市場都是不可承受之重,它占據了全球四分之一以上的電信設備市場,三分之一以上的企業(yè)和網絡設備市場,六分之一的智能手機市場。打不下美國,就不能稱為真正的全球化公司。

  為了打入美國市場,華為可謂費盡了腦筋。華為曾經與北電成立合資公司,試圖繞道加拿大這個北美自由貿易區(qū)國家曲線進入美國,但是卻由于北電的破產而落空。此后華為還希望收購北電的無線資產以期獲得美國運營商的客戶資源,仍然沒有成功。

  2008年4月,華為拿到了加拿大兩家運營商Bell和Telus的3G網絡訂單,仍然無法贏得美國三大電信運營商的歡心。2010年,華為終于獲得了美國第三大電信運營商Sprint Nextel價值50億美元的下一代移動通信網絡的投標資格?删驮谕稑说年P鍵時刻,美國商務部長突然致電Sprint Nextel首席執(zhí)行官丹?赫瑟參與“表示關切”,致使華為在最后一刻輸給了同樣來自亞洲的三星。

  其實,為了進入Sprint Nextel的供應商名單,華為已經足夠小心,專門找了家美國本土公司Amerilink作為緩沖,但是仍然失敗。為了進入美國市場,華為還試圖收購3Com,失;希望購買摩托羅拉的無線設備資產,連投標資格都沒拿到,失。皇召徝绹ヂ摼W軟件公司2wire,失;花區(qū)區(qū)200萬美元買一家創(chuàng)業(yè)公司3Leaf,仍然失!

  直接進入,失;曲線進入,失。徊①忂M入,還是失!要求開聽證會,又被美國人祖孫三代都問了一遍!也許到了這個時候華為才明白,美國人真的很“講政治”,對于關系到國家安全的技術和產品,一定是嚴防死守!相對來說,聯想集團的日子就要好過得多,因為它從事的PC產業(yè)對美國的信息安全和國家競爭力幾乎毫無威脅。

  有人會說,運營商市場進不去,可以考慮企業(yè)和消費者業(yè)務,這兩個市場是放開的。這個時候也就看出美國在信息產業(yè)整體的競爭力了。仔細想想,華為的路由器能夠與思科競爭嗎?華為有實力提供完整的云計算解決方案嗎?華為能夠了解美國銀行的IT需求嗎?顯然還遠遠做不到。因此,華為企業(yè)業(yè)務在美國的前景同樣不容樂觀。

  再說消費者業(yè)務特別是終端業(yè)務,美國公司同樣占據了主導地位,蘋果仍然盤踞在最高點傲視群雄,無論是三星還是中華酷聯,更多地還是依靠美國公司谷歌提供的安卓手機操作系統(tǒng)才得以進入追趕著的行列。無論是對芯片、操作系統(tǒng)、屏幕等關鍵資源的控制,開始對消費者市場的理解,華為都剛剛入門。就憑這個實力,要進入美國智能手機的主流,恐怕也是難上加難。2010年年初聯想集團也曾經在拉斯維加斯,由美國人、首席運營商Rory Read發(fā)布了樂Phone,最后在美國市場同樣是一無所獲。先不說美國消費者用慣了iPhone是否看得上你出的手機,再說美國手機市場也同樣是運營商主導的市場,他們還是一樣的很“講政治”。

  這就是美國可怕的地方:市場統(tǒng)一、成熟,還同質化。總體上說來,信息產業(yè)也是美國的優(yōu)勢領域,而具體到其中的各個細分領域,美國人的表現也很有意思:打不過你的領域,他給你講政治;打得過你的領域,他放你進來你也沒戲!

  無論華為怎么辯解,中國這個“烙印”都是不可能解除的。既然如此,華為人還是面對現實,雄糾糾氣昂昂,放棄太平洋,先占領地中海才是正解。

  注:此為創(chuàng)事記獨家專欄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


掃碼關注5G通信官方公眾號,免費領取以下5G精品資料

本周熱點本月熱點

 

  最熱通信招聘

  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