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揮手,兩秒鐘,盜走個人賬戶信息;沒驗證,無密碼,3000萬張卡面臨風險。英國《郵報》與多家研究機構的一項合作調查顯示,不少非接觸式銀行卡存在漏洞,竊賊可利用電子裝置迅速竊取賬戶信息,盜刷卡片。
《郵報》網站1日刊載一篇報道說,非接觸式、即射頻式銀行卡投入市場5年來,為用戶和零售商帶來支付便利。不過,隨著科技發(fā)展,這種卡片逐漸暴露出技術漏洞,讓用戶成為竊賊和騙子的“待宰羔羊”。報道說,不少射頻卡用戶為方便起見,小額付款通常不設密碼。一些竊賊從網上購買零件裝入手機,貼近射頻卡拷走賬戶信息進行盜刷。
《郵報》記者化身“盜賊”,親測這一方法。這名記者從網上購買零件,價值30英鎊,改裝手機。他手持手機,靠近“受害人”錢夾,兩秒后拷走銀行卡信息。
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網絡犯罪和計算機安全中心研究員馬丁·埃姆斯改裝這部手機。他說:“我們制造了一部手機,它和射頻卡‘說同一種語言’!
報道說,這一作案手段在人流較多場合極易實現,卻難以察覺。用盜取的銀行卡信息,可在亞馬遜等一些無需支付密碼的網站購物。用戶發(fā)現卡遭盜刷時,為時已晚。因為用于小額支付時,沒有提醒,一些用戶把小額支付額度設定為100英鎊以下。
劍橋大學安全工程學教授羅斯·安德森說,銀行卡遭盜刷后,“銀行和商家會相互踢皮球推責,輸家是信息遭竊取的消費者。受益者是發(fā)明這種不合格技術(銀行卡)的企業(yè),當然,還有竊賊!倍难b手機盜取的信息包括銀行賬戶名、16位卡號以及卡的有效期。一些情況下,甚至可以獲取最近10次的交易記錄。這些信息都是銀行驗證取信時詢問的問題。據估計,英國大約3000萬張射頻銀行卡遭受威脅。
(責任編輯:陳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