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撰文 信息時報記者 潘敬文
在2G網絡下,CDMA網絡比GSM網絡電磁輻射低多少?近日,知名IT網站太平洋電腦測試報告顯示:低449倍。那3G網絡下,CDMA網絡比WCDMA和TD-SCDMA網絡的電磁輻射又低多少?答案是:理論環(huán)境下低很少,但實際環(huán)境下卻低很多。由于目前廣泛存在3G盲區(qū),部分制式的手機一旦進入盲區(qū),就會重新跌回2G網絡,而CDMA手機則不會,因此在3G時代仍被認為是輻射最低的網絡。
2G下CDMA網絡輻射低449倍
總所周知,2G環(huán)境下CDMA網絡比GSM網絡輻射更低,但具體低多少,卻鮮有準確數據。近日根據知名IT網站太平洋電腦報告稱,如果沿著北京市中心區(qū)的二環(huán)路進行全線CDMA和GSM網絡測試,發(fā)現二環(huán)路上GSM網絡手機平均發(fā)射率為773毫瓦,而CDMA手機平均發(fā)射率僅為1.72毫瓦,兩者相差竟達到449倍。
而在3G的對比測試中,WCDMA網絡最大值維持65~80微瓦/平方厘米以下,平均只有30微瓦/平方厘米。 TD-SCDMA承載通話的狀況下比與WCDMA要低,未接通的最大值為54微瓦/平方厘米、平均值為13微瓦/平方厘米;在已接通的情況下最大值為45微瓦/平方厘米,平均值僅為2微瓦/平方厘米。而CDMA網絡則狀態(tài)最好:在通話狀態(tài)下最大發(fā)射強度只是在30微瓦/平方厘米左右,平均值3~4微瓦/平方厘米,而不論是未接通還是接通下,發(fā)射強度只在個位數徘徊。
部分3G制式易跌入2G網絡
據業(yè)內專家介紹,三大運營商雖然所采用的網絡制式不同,但是其本質都是屬于CDMA技術,因此理論上均比2G的GSM網絡輻射更少,更綠色健康。不過實際情況卻跟理論情況有出路。
根據業(yè)內觀點,如果我們通話、短信、上網等操作走的是3G網絡,那么輻射強度會維持在較低的水平。但實際上目前不論是WCDMA運營商還是TD-SCDMA運營商,其語音通話仍然需要依靠2G的GSM網絡,無法透過3G網絡實現。這意味著只要用戶進行語音通話,輻射就會瞬間增大。相反,由于中國電信使用的是純CDMA網絡,不論是3G環(huán)境下的CDMA2000,還是2G環(huán)境下的CDMA1X,都使用CDMA技術,因此均能處于低輻射環(huán)境。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雖然TD-SCDMA與WCDMA在3G覆蓋上均有長足發(fā)展,但廣泛的網絡盲點或信號較弱的地方仍大量存在。而一旦進入3G信號的盲區(qū),均會跌入2G的EDGE網絡,輻射量徒然增加,恢復到2G狀態(tài)。
用GSM網絡通話盡量帶耳機
“我國《環(huán)境電磁波衛(wèi)生標準》將電磁環(huán)境分為二級!睋䴓I(yè)內專家介紹,一級標準為安全區(qū),指在該環(huán)境電磁波強度下長期居住、工作、生活的一切人群,包括包括嬰兒、孕婦和老弱病殘者,均不會受到任何有害影響的區(qū)域;二級標準為中間區(qū),指在該環(huán)境電磁波強度下長期居住、工作和生活的一切人群可能引起潛在性不良反應的區(qū)域,因此此環(huán)境下不許建造居民住宅、學校、醫(yī)院和療養(yǎng)院等,已建造的必須采取適當的防護措施。
而從測試結果看,GSM網絡下的發(fā)射功率較大,平均起來都超過了二級區(qū)域安全規(guī)定下的40微瓦/平方厘米,因此建議GSM用戶平時盡量減少通話的時間。
太平洋電腦測試還發(fā)現,佩戴耳機時候,由于信號是通過有線傳遞,因此發(fā)射功率最大值僅為1,基本可以忽略不計。因此太平洋專家表示,如果必須要用GSM網絡進行較長通話,則盡量利用耳機。
此外太平洋電腦測試中發(fā)現,手機在待機的時候,發(fā)射功率基本處于很低的狀態(tài),但在充電的時候,手機輻射大增,這充分說明了睡覺的時候,手機盡量不要擺放在床附近充電。
小知識
中國輻射標準世界最嚴
但不強制執(zhí)行
當使用手機進行呼叫時,會發(fā)射無線電波。這些無線電波可被距離最近的基站接收,基站接收到手機傳來的無線電波,就會將其傳輸到交換臺,交換臺根據當前呼叫的類型將呼叫轉接到另一個基站或固定電話線網絡,從而實現通話———這就是手機的工作原理。
因此,當人們使用手機時,手機會向發(fā)射基站傳送無線電波,而任何一種無線電波或多或少的被人體吸收,從而改變人體組織,有可能對人體的健康帶來影響,這些電波就被稱為手機輻射。
手機輻射大小以何為標準,專家介紹,國際科學界用“SAR”值來對手機輻射進行量化和測量!癝AR”是“Specific Absorption Rate”的縮寫,即“比吸收率”。目前國際通用的標準為:以6分鐘計時,每公斤腦組織吸收的電磁輻射能量不得超過2瓦。這一標準已被大多數歐洲國家采用。而廣泛使用CDMA的美國標準則更嚴格:以6分鐘內每公斤人體組織吸收的電磁輻射能量不得超過1.6瓦。我們中國也曾提出了制定了自己的比吸收率標準——1.0瓦/公斤,但是由于過于嚴苛而沒有強制執(zhí)行。
減少輻射傷害九大建議
1. 手機打開的瞬間和手機接通前后的幾秒鐘是手機電磁輻射最強的時候。因此,在這兩個時間段,最好不要讓手機貼身,或貼耳接聽。
2. 當你感覺接聽手機的頭部或臉部開始發(fā)熱時,應立即停止通話,并用熱水擦洗和按摩臉部,促使受傷害組織恢復。
3. 盡量減少手機通話時間,不要“煲電話粥”,如一次通話時間確需較長,中間不妨停一停,分成兩次或三次交談。由于輻射能量所產生的熱效應是一個積累過程,因此應盡量減少每次使用手機的時間,以及每天使用手機的次數。在必須要較長時間通話時,應左右耳交替使用更為科學。
4. 建議經常使用手機及長時間通話者,使用耳機方式。手機對頭部的輻射主要影響是近場輻射,當手機遠離頭部30cm以上時,將會大大衰減對頭部的輻射。中國泰爾實驗室所進行的試驗表明在正常情況下,使用耳機比使用手機頭部受到的輻射要小100倍以上。特別對于那些手機輻射敏感的人群,采用耳機方式會消除用戶的自覺癥狀。
5. 應注意手機顯示信號越弱的時候說明手機距離基站越遠,此時手機的發(fā)射功率就會變大,盡量短時間使用是有好處的。
6. 手機充電時,插座最好離開人體30厘米以外,切忌放在床邊,否則免疫功能細胞有可能會受到輻射而數量減少。
7. 盡量不要在墻角或小而封閉空間使用手機。對于涉及私密內容的電話,不少人喜歡躲到建筑物的角落接聽。而一般情況下,建筑物角落的信號覆蓋比較差,因此會在一定程度上使手機的輻射功率增大;谕瑯拥览,身處電梯等小而封閉的環(huán)境時,應慎打手機。
8. 不要把手機掛在脖子或腰間。手機的輻射范圍是一個以手機為中心的環(huán)狀帶,手機與人體之間的距離決定了輻射被人體吸收的程度。因此,人與手機需要保持距離。有醫(yī)學專家指出,心臟功能不全、心律不齊的人尤其不能把手機掛在胸前。手機如果常掛在人體的腰部或腹部,可能會影響生育能力。較為健康安全的方法,是把手機放在隨身攜帶的包中,并盡量放在包的外層,以確保良好的信號覆蓋。
9. 接電話時盡量不要移動。一些人喜歡在打手機時不自覺地踱步、頻繁走動,卻不知頻繁移動位置會造成接收信號的強弱起伏,從而引發(fā)不必要的短時間高功率發(fā)射。此外,在行駛的車上打手機,手機有可能會為了避免過于頻繁的區(qū)域切換,而指定覆蓋范圍更廣的大功率基站提供服務,其發(fā)射功率則會因傳輸距離的增加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