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案民警在檢查“偽基站”設備。本報記者 何春中攝
“ 工商銀行 賬戶:6222 ×××××××××××516,戶名:楊敏,辦好來信!2013年3月5日,湖南省衡陽市眾多市民收到這樣一條短信。發(fā)送這條短信的手機號碼顯示為15××××××868”,該號碼為衡陽市市民肖平(化名)的手機號。
短信不是肖平發(fā)的,接下來,有300余人給肖平打電話或發(fā)短信,進行詢問或表示不解,甚至是指責、謾罵。
肖平報案后,經衡陽市公安局立案偵查,發(fā)現(xiàn)這是一起冒用他人手機號碼進行短信詐騙的刑事案件。在偵辦過程中,辦案人員在深圳、長沙兩地各發(fā)現(xiàn)一個專門從事生產、銷售“偽基站”設備的犯罪團伙。與此同時,湖南、廣東兩省公安機關在調查中還發(fā)現(xiàn)兩個利用“偽基站”設備任意截取、冒用手機號碼,竊取手機卡信息,實施短信詐騙、廣告推銷等違法犯罪活動的團伙,并先后發(fā)現(xiàn)上海、深圳兩處生產和銷售“偽基站”設備的犯罪窩點,這些“偽基站”設備銷往北京、遼寧、湖南、廣東等12個省(區(qū)、市)。
“最令人擔憂的是,‘偽基站’發(fā)布的內容不受控制,一旦被不法分子利用,會危害國家安全,影響社會穩(wěn)定。”一位警方人士說。
由于“偽基站”設備的嚴重危害性,此案引起了中央和公安部的高度重視。隨后,一場由公安部統(tǒng)一組織指揮的全國12個省(區(qū)、市)警方聯(lián)動,殲滅“偽基站”的行動悄然展開。近日,中國青年報記者赴湖南、廣東等地調查,見證了“偽基站”的覆滅。
數(shù)百米范圍之內,所有移動信號被屏蔽
在對湖南衡陽的這起冒用他人手機號碼進行短信詐騙的前期調查取證中,一個以譚華為首、利用“偽基站”設備發(fā)送短信實施詐騙的犯罪團伙開始進入警方視野。
2013年2月28日,該團伙在深圳市以9.8萬元的價格向深圳一家科技公司購買了一套“偽基站”設備。在作案時,該團伙將“偽基站”設備放置在駕駛的汽車內,隨機搜取附近的手機號碼,然后篩選出“尾數(shù)較好”的號碼,將編輯好的詐騙短信輸入設備,不需要通過任何通訊運營商,在繁華地段直接進行發(fā)送,周圍數(shù)百米范圍內的手機均可收到該號碼發(fā)出的短信息。
3月5日,譚華團伙冒用肖平的手機號碼發(fā)送詐騙短信時,被肖平本人發(fā)覺并舉報。
在江西南昌警方的配合下,3月18日,衡陽市公安局專案組在南昌市青山湖區(qū)一幢居民樓里將犯罪嫌疑人譚華等3人抓獲,現(xiàn)場查獲用于進行短信詐騙的群發(fā)設備兩套、手機134臺、銀行卡46張、手機卡近百余張。
在衡陽市第一看守所,中國青年報記者見到了犯罪嫌疑人譚華。29歲的譚華是湖南省雙峰縣人,自稱在長沙賣過茶葉,有個兩歲多的女兒,干這一行是“為生活所迫”。
譚華團伙中的5個人彼此相識。其中,3人讀過大學,他們之間的關系可以用“堂弟、同學、姨父”等詞來概括。那套“偽基站”設備,是他們每人投資兩萬元購買的。
“我們一般是白天出去搞幾個小時,開著車拉著設備在城市里面到處走,邊走邊發(fā)短信。短信的內容最主要的就是要求直接打錢。發(fā)之前,我們有時會用手機號碼先小心地打一下,然后迅速掛掉!弊T華說。
按照譚華的說法,這個團伙的詐騙金額最高的一筆業(yè)務是2.8萬元,最低的200元。取款用一個開戶名為“劉娟”的銀行卡取款,這張銀行卡是花300元在網上買的。取款時,一般在ATM機上進行,不和銀行柜臺工作人員直接打交道。
干這一行,譚華也想到過可能的后果,但僥幸心理還是占了上風:“人都有僥幸心理。我也想過好生活,干這一行錢來得快。”
另一位犯罪嫌疑人曹小龍同樣被關押在衡陽市第一看守所,據中國青年報記者了解,曹小龍擁有碩士學位,在被警方抓獲前,他是深圳一家通訊器材公司的負責人,他所在的公司已生產40多套“偽基站設備”。
“主板、CPU、顯示器、基站放大器……”從事生產“偽基站”設備的曹小龍在接受采訪時,嘴里不時迸出“專業(yè)術語”。
曹小龍說,生產一套“偽基站”設備成本兩萬多元,賣出一套四五萬元。他也想過,買他設備的人可能會去詐騙。
“可運營商能發(fā)垃圾短信,為什么我們不能發(fā)?我覺得我做的盡管不是一個正常生意,但也不是什么詐騙。”在看守所里,曹小龍仍堅持認為,他所做的一切,“就和賣菜刀一樣。至于刀是用來切菜還是用來殺人,我管不了。”
5月21日,湖南專案組赴深圳進行收網行動,抓獲8名犯罪嫌疑人,現(xiàn)場查扣“偽基站”設備6套、半成品兩套,定位設備1套,生產“偽基站”設備零部件一批。
6月18日,在全國的收網行動中,湖南警方摧毀了在長沙生產、銷售“偽基站”的犯罪團伙,抓獲24人,現(xiàn)場扣押16套“偽基站”設備及大批零部件。
警方初步查明,從2012年12月至2013年6月,長沙、深圳兩個犯罪團伙先后在北京、山東、河南、福建、四川、新疆等9省(區(qū)、市)賣出“偽基站”設備60余套,非法獲利近百萬元。
3個月詐騙100多萬元
“你好,我是房東,我現(xiàn)在外地,租金打到我愛人賬號上……(匯好回個信息)”,今年以來,全國各地許多手機用戶都經常收到類似的手機短信詐騙信息。
冒用“房東”名義讓房客交房租這樣的詐騙短信,大多數(shù)是用“偽基站”設備發(fā)送的。
由于受害人涉及上海、廣東、湖南、湖北、重慶等地的各行各業(yè)人群,這也給各地警方破案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2013年4月,湖南省婁底市公安局刑偵支隊重案大隊大隊長李雄正式介入“偽基站”設備發(fā)送短信詐騙案件。
“犯罪分子專門挑選人群密集的地方進行發(fā)送,如果有人恰好那幾天要交房租,往往一不小心就被騙了!崩钚壅f。
在李雄參與偵辦的專案中,辦案人員發(fā)現(xiàn):每天每臺“偽基站”設備發(fā)送短信10萬條左右,每天詐騙金額上萬元。
在兩個多月的調查中,專案組成功鎖定了該詐騙團伙的頭目,這個頭目是湖南省婁底市雙峰縣人賀慶,且涉案人員達10余人。
6月18日,類底市公安局先期派赴廣東、湖北、重慶、長沙等地的4個抓捕小組和婁底抓捕小組共5個抓捕小組同時展開統(tǒng)一行動,先后在上述5地抓獲犯罪嫌疑人王大立、胡愛平(賀慶之妻)等9人,并繳獲“偽基站”設備3臺。
辦案人員經審訊得知:賀慶、王大立等人分工明確,專人負責團伙開銷并掌控銀行賬號,專人負責網上購買“偽基站”設備,專人負責開車尋找目標,專人負責技術處理并發(fā)送短信息,專人負責銀行取款。
僅今年3月至6月,這個團伙就詐騙了100余萬元。
在婁底市雙峰看守所訊問室,中國青年報記者見到了犯罪嫌疑人王大立。王大立說,作案時,他們兩個人一組,把設備開啟后,“想發(fā)聯(lián)通的就發(fā)聯(lián)通的號,想發(fā)移動的就發(fā)移動的號,想發(fā)電信的就發(fā)電信的號,和運營商一點關系也沒有。開啟一臺機器后,看一個區(qū)域的人數(shù)多少,如果有1萬人,就能發(fā)1萬條短信!
王大立堅稱,他所做的一切只是在“打擦邊球”。
當王大立等人開著車在廣州、重慶、武漢等地利用“偽基站”設備作案時,賀慶的妻子胡愛平則忙著在長沙安排取款事宜。在雙峰縣看守所,胡愛平對記者說,銀行卡都不是用她本人的名字開戶的,都是在網上購買的,用于取款的銀行卡有70余張。
婁底市公安局紀委書記盧韶華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表示,目前,賀慶團伙11名犯罪嫌疑人已被刑事拘留。專案組正全力追捕其他在逃團伙人員,并尋找受害人,核查案件情況,收集犯罪證據。
盧韶華透露,目前警方正著手建立“偽基站”區(qū)域性犯罪嫌疑人員數(shù)據庫,并進行“綜合治理”。
“這在廣告界是公開的秘密”
42歲的蘇先生駕車去深圳寶安機場接一重要客戶時,曾遇到過一件讓他頭痛的事兒:由于在機場手機打不通,接客人花了兩個多小時,最后還因違章停車被罰款。
蘇先生清楚地記得:2012年10月26日上午11時20分,他駕車進入寶安機場停車場。通過機場的電子顯示屏,蘇先生得知,他要接的客人所乘的航班將于當日11時45分準點著陸。
接近11時50分時,蘇先生開始撥打客人的手機,但手機一直沒有信號,走到候機樓大廳撥打,情況依然如此,現(xiàn)場其他接人的司機稱也沒有信號。
蘇先生于是試著撥打10086,詢問“機場沒有信號,是否是移動公司的基站出故障了,”但打完這個電話后,他的手機徹底沒有信號了。
由于蘇先生并不認識要接的這名客戶,無奈之下,他只好把車開到深圳寶安機場附近的107國道的一個紅綠燈附近。直到此時,蘇先生的手機才有了信號,他終于成功聯(lián)系上了客戶。
“我當時還真以為是移動基站出故障,導致手機信號偏弱。”蘇先生說,他最后只能強行停在一個地方等客戶,還被拍照和罰款。等他接上客戶時,已經是13時許了。
這并非個例。
2012年9月下旬以來,中國移動深圳公司不斷接到用戶投訴,稱在深圳市寶安機場等某些區(qū)域無法拔打電話。深圳市無線電管理局和深圳移動公司開展聯(lián)合調查。
2012年11月22日,調查人員在寶安機場附近停車場發(fā)現(xiàn)一輛小汽車上有疑似“偽基站”設備,遂報警。接報后,深圳刑警將前來取車的犯罪嫌疑人汪某和江某兩人抓獲,并當場繳獲作案設備。
深圳警方隨后成立“11·23”專案組。經偵查發(fā)現(xiàn),2012年9月,犯罪嫌疑人江小平經人介紹,從上海市一名叫崔明軍的人那購買了一臺可以群發(fā)短信的“偽基站”設備。江小平將這套設備安裝在汽車上,用于發(fā)送廣告短信,并將設備的使用方法傳授給其公司員工汪軍。
在江小平的指派下,汪軍、李華等人駕駛小汽車載著“偽基站”設備,先后在深圳市多地發(fā)送銷售機票廣告短信。至案發(fā)時,汪軍等人不到3個月發(fā)送短信數(shù)量達到62萬余條。這些短信主要是一些與特價機票等相關的內容。
辦案人員在進一步偵查中發(fā)現(xiàn),2012年5月,犯罪嫌疑人崔明軍和尚杰共同開發(fā)、生產可以發(fā)送短信的設備,并通過徐某等人代理銷售等方式,先后將30多套設備銷售到深圳、山東、浙江等地。崔明軍和尚杰分別獲利數(shù)百萬元。
上述銷售的“偽基站”設備,許多被一些單位或個人用于非法經營廣告短信業(yè)務。據深圳公安局刑偵局一大隊大隊長鐘勇輝透露,在深圳警方抓獲的犯罪嫌疑人中,有嫌疑人駕著汽車載著“偽基站”設備,在深圳市各大商業(yè)區(qū)、主干道發(fā)送群發(fā)短信廣告牟利,短短幾個月,就獲利數(shù)十萬元。
在深圳偵辦的“11·23”專案中,江小平及其妻子陳女士經營著一家機票代理銷售公司。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采訪時,陳女士稱,公司每天接到的機票業(yè)務電話有1千多個。盡管如此,為了提搞銷售業(yè)績,她和老公仍然想著要通過做廣告來拓展業(yè)務,但無論是在電視、電臺做廣告,還是正式發(fā)短信做廣告,投入的費用都太大了。
有一天,江小平興奮地告訴她:“老婆,我們的機票業(yè)務在短期內會有拓展。”陳女士聽到老公說業(yè)務提升,只是覺得“肯定會開心,沒有多問”。
李華是江小平的侄女婿,他在這家機票公司負責開車。他開車拉著“偽基站”設備到機場發(fā)送短信廣告時,“有時還會收到自己發(fā)的短信”。
“用這樣的設備群發(fā)短信廣告,這在廣告界是公開的秘密!”一名犯罪嫌疑人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采訪時說。
(文中犯罪嫌疑人姓名皆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