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迪網(wǎng)獨家評論】Canalys的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第二季度,中國市場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108%至8810萬部,依然是全球最大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占全球市場份額的20%,增速居全球第二。該公司數(shù)據(jù)顯示,2013年2季度,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前五名中三星、 蘋果 、聯(lián)想、宇龍、LG的市場份額分別是32%、13%、5%、5%、4%。華為、中興分別排到第6、第7位。
中國本土手機廠商在過去一年中銷量飆升。宇龍、聯(lián)想、華為、中興和小米,已占到全球品牌智能手機市場的20%。報告稱,中國廠商的出貨量比去年同期增長108%。
有意思的是,蘋果iPhone在中國市場遭遇困擾。Canalys的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第二季度,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排名前五的廠商分別是聯(lián)想、宇龍、華為、中興通訊和小米。蘋果則被擠出前五。Canalys的分析師表示,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目前的增長點主要是1000元以下的智能機,而這正是蘋果目前所欠缺的。略有不解的是,居然三星也淡出中國市場前五,頗有點意外。
為何蘋果手機跌出中國市場前五呢?筆者觀察有以下一些原因:
一是蘋果新產品遲遲不能落地,用戶等待的耐心有限,紛紛倒戈,在低端市場蘋果指望靠已經(jīng)淡出市場的舊款手機博得機會,但在中國市場并沒有得到用戶的追捧。
二是當大屏智能手機橫行的時候,蘋果還是固守著小屏的市場,沒有引起年輕時尚人士的興趣,他們的倒戈,讓更多的大屏手機得到應用和發(fā)展機會。
三是價格還是一個致命的誘惑。國產手機廠商的出貨量居高不下,很大一個因素就是性價比高,價格不高,大屏雙核等等都已經(jīng)成為標配,而且手機的良品率越來越高,質量能夠得到保障,自然也能吸引更多的用戶認可。
四是智能手機的更新?lián)Q代太快,就如同汽車一樣,新品幾乎一年幾季,以宇龍酷派為例,其新產品一年推出數(shù)十款,這種速度幾乎每一個季度都可以看到有新品上市。價格又不高,對于喜歡嘗鮮的用戶來說,自然會優(yōu)先考慮。
五是和運營商的良好合作關系。中國本土廠商基本都和運營商有非常好的合作關系,大量的定制機的出現(xiàn)也豐富了市場的選擇,并且得到了運營商的力挺。運營商需要不斷地有新品推出刺激用戶的購買欲望,而國產手機廠商也迎合了這種發(fā)展需要。相對來說蘋果等國際巨頭還是依托一兩款產品打市場,難免不夠豐富。
六是高端市場趨于飽和。雖然高利潤都在高端市場,但是高端用戶畢竟是少數(shù),更多的還是草根用戶和大眾用戶,他們的選擇很多并不完全認可品牌能力,性價比更是他們追逐的目標。當智能手機的更換頻率加大的時候,如何買到適合的才是最好的。蘋果的品質效應早沒有當初剛入市場的火爆了。Canalys公司副總裁兼首席分析師認為,高端智能手機市場仍會保持增長,但爆炸式增長將出現(xiàn)在低端智能手機市場。
七是國產品牌的能力陡增。雖然在品牌的影響力上,“中華酷聯(lián)”遠沒有蘋果產品那么有名望,但是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國產手機品牌更懂得的用戶的需求是什么,無論是安全保障還是相應的應用產品更貼近用戶的需要,這樣用戶選擇的時候也不會再計較以前沒有更好應用的顧慮了。
八是開源的勝利。國產手機廠商幾乎選擇的都是Android系統(tǒng),而開源帶來了更多的應用,聯(lián)想的樂商店、酷派的酷云等等都是針對中國市場推出的延伸服務,這是中國廠商對中國本土市場了解的一種投入。蘋果更多的是面向全球用戶,雖然封閉的iOS帶來相對的安全,但是在應用的駁雜上也讓用戶選擇無所適從,相對來說自己廠商的應用看得更懂一些。
九是神話總歸會被打破。一直不承認自己沒有了創(chuàng)新的庫克,的確讓人難以看到蘋果更加驚艷的產品。即使iPhone5的出現(xiàn)也難以讓人挽回缺乏創(chuàng)新的印象。用戶的倒戈也就在所難免了。
十是聰明反被聰明誤。蘋果以為舊款iPhone降價后就可以在新興市場獲得和本土品牌競爭的優(yōu)勢,但在中國市場顯然沒有達到這種預期。更多的中國本土廠商的產品無論是質量提升,應用拓展,還是大屏刺激,都讓用戶了解到國產品質的提升,進而帶來更多的購買欲望。
作者:小刀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