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平常給私家車購買車險,給家人買人壽險,給住宅買財產險,但是似乎從來沒有給手機買過保險。就在最近, 奇虎360 和 網秦 兩家公司都宣布,各自推出“手機防盜險”和“手機保”兩大業(yè)務,今后用戶可以給手機買份“保險”。給手機買保險看似成為了可能。不過,買手機險的具體操作是否方便?因意外或被竊手機的客戶能否順利拿到理賠?客戶對手機險是否能夠接受?
手機保險早已有之
早在2009年,手機連鎖賣場迪信通就曾與天安保險公司合作,在上海推出國內首個“手機保險”業(yè)務。該保險主要針對因手機意外盜搶、意外事故損壞所需的置換新機或維修的費用進行賠償,還可附加盜搶惡意話費險、海外旅行租用手機費用險。
手機遺失、被竊及意外事故等,是顧客購買手機保險的主要因素。根據工信部發(fā)布的《2013年上半年電信業(yè)統(tǒng)計分析》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移動電話用戶總規(guī)模達到11.76億戶,普及率達87.1部/百人。手機保有量的高速增長,直接刺激手機保險市場“應運而生”。而讓手機保險這一曾經的小眾險種成為熱門話題的,是智能手機的迅速普及——由智能手機引發(fā)的信息安全隱患,成為手機保險的重點關注對象。畢竟,集成了交通卡、錢包、相機、信息終端等功能的手機已成為人們工作、生活的必需品。手機一旦丟失,經濟上的損失還能有機會補回來,但聯(lián)系人信息、與家人朋友的照片視頻的丟失,甚至手機自動登錄的社交軟件、銀行支付平臺等都對他人門戶大開,實在是冒不起這個風險……至于近年來“藏毒App”之類新型犯罪手段的出現(xiàn),更是讓曾經“可有可無”的手機保險,顯得十分必須。
感興趣的多,真掏錢的少
在國內的手機保險行業(yè),渠道商迪信通是最早“吃螃蟹”者。在2009年首推手機保險后,這家公司又于2010年推出了“365安保卡服務”保險。規(guī)則規(guī)定,消費者在迪信通購機時,只要同時購買“365安?ā保谝荒曛畠,無論手機丟失還是因各種因素造成損壞,迪信通都將為消費者承擔相應損失。顧客可以要求賠付同樣款式的手機,也可要求賠付同等價位的手機。要求賠付的時間若發(fā)生在購機1個月之內,消費者可得到原購機金額50%的賠付;要求賠付的時間若發(fā)生在購機1個月至1年之內,可得到原購機金額65%的賠付。當然,獲得賠償的前提條件是被偷竊后仍然要在迪信通購買手機,也就是說這里的賠付并不是現(xiàn)金,稱之為“購機補貼”更為合適。
然而時隔三年,迪信通是否還在堅持手機保險呢?近日筆者來到一家迪信通分店,店員熱情地向筆者推薦一款價格為4888元的電信版三星S4手機,當問及手機保險時店員告訴筆者,除了 蘋果 手機外,購買該店其他品牌手機的同時都能購買手機保險,保險分為四檔,一千元及以下價格的手機保險費為一百元。一千元以上,兩千元及以下的價格的手機保險費為兩百元,以此類推,保險費上至四百元封頂。就比如4888元的蘋果S4手機的保險費也是400元。
相對手機保險的價格,手機保險的內容也發(fā)生了一些變化。除了“盜搶”之外,原本在賠付范圍內的項目例如手機落水等用戶人為造成的損失,現(xiàn)在一律不會“賠付”。不過相對于剛推出時65%的賠付比例(重新在迪信通購買手機的抵扣額度),現(xiàn)在的賠付比例提高到了80%。當筆者進一步詢問該店員賠付的80%是現(xiàn)金還是購機抵扣時,店員表示并不清楚。
相比迪信通麻煩多多的手機保險,日前奇虎360與中國人保聯(lián)手發(fā)布的“手機防盜險”,似乎更能夠吸引年輕一族。據悉,360的“手機防盜險”內置于360手機衛(wèi)士軟件中,參保手機需要安裝該軟件并激活軟件內的防盜功能,用戶必須直接通過手機應用購買手機防盜險,并且直接通過手機完成支付,生成電子保單。保險費分為9.9元、16.9元和19.9元三檔,一旦手機被盜搶符合相應條件,就可獲得1000到3000元不等的經濟賠償。
根據要求,投保手機必須是智能機,且購買的時間應不超過兩年,用戶還需要保留有原始購機發(fā)票。手機防盜險目前的保險期限為1年,一年內用戶的手機如果被盜或被搶,憑“手機盜搶”報案回執(zhí)、購機發(fā)票和電子保單就可以到保險公司申請理賠。
據了解,該款產品中,中國人保財險給出的計算賠款的公式為:賠付金額是在(購機價格-折舊金額)×0.80和投保額度這兩個數字之間取最小值。比如說張三購買了2900元的手機,投保一個月后被盜,他投保的額度為2000元。他的賠償金額就是在(購機金額-折舊金額)×0.8結果的2788和投保2000元之間的最小值,也就是2000元。如果他的投保額度為3000元,則能獲得2788元的賠付。
虞佳煒是一名白領,當聽說“手機防盜險”后他當即表示自己會考慮購買,談起購買的原因他表示這是因為“能夠用較小的代價換取與之相比更大的損失”。與虞先生同一公司的許俊秋則表示了不同意見,他說:“便宜是便宜,但還是覺得沒有必要,因為自己不是那種容易丟東西的人。再有,手機都丟了,里面一些個人信息和通訊錄也會丟失,是錢所補不回來的,不是賠錢的問題。廠商還是應該多開發(fā)一些防盜防丟失的技術比較靠譜,防患于未然,類似于現(xiàn)在已有的指紋識別、全球定位之類,都不錯的!辈贿^他也建議那些丟過手機、或者擔心丟手機的人倒是可以試試。
期待運營商提供保險服務
相比網絡安全公司的手機保險業(yè)務,一些國外的手機廠商也在試圖降低手機被盜的風險。例如三星、蘋果等公司的手機除定位功能外還擁有遠程控制功能。以iPhone中的“查找我的iPhone”為例,該功能可以快速定位手機位置,并通過遠程操作將其鎖定,甚至對手機內的數據進行銷毀。
與國內運營商對手機保險市場“按兵不動”不同,在海外,有更多運營商參與到手機保險的市場競爭中,而且有著非常好的發(fā)展趨勢。例如美國運營商AT&T保險費每月6.99美元,免賠額分別為50、125和199美元,保險內容包括手機被偷、被搶以及人為的損壞。Verizon Wireless公司的手機保險費為每月9.99美元,以蘋果手機為例,免賠額分別為169美元和199美元兩種。 沃達豐 的手機保險費為每月11美元,可以享受50到300美元不等的偷、盜、人為或無意手機及配件的損壞賠付。另一家提供這類保險的第三方公司Protect Your Bubble,保費每月7.99美元,免賠額為:蘋果手機120美元,其他手機100美元。
通過與國外手機保險價格進行比較,360推出的手機保險,在性價比上似乎存在一定的優(yōu)勢。筆者隨機采訪了幾位手機用戶,“買”或“不買”手機保險的用戶數量相近。手機用戶張佳雯小姐說自己會購買,但是她更傾向于由運營商來推行此類保險,否則保險的“不確定性太多”。用戶袁超則表示“一年20元還是可以接受的,但估計只有買3000以上價位手機的機主才愿意買這個保險!绷硪环矫,一些用戶對保險本身似乎存在不小的質疑。網友“@Lee檑”明確表示自己不會考慮購買,因為賠付估計很困難。
據了解,目前關注和購買360手機保險的用戶不少,但理賠成功的用戶還沒有出現(xiàn)。而相比國外,國內消費者通過購買保險等手段來為未來買單的消費習慣尚不成熟。并且,手機防盜險的理賠過程繁瑣。也有消費者認為,這種防盜險更像是服務商在推銷其安全軟件,因而并沒興趣去買。
王浩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