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jié)前,為了給家里兩位媽媽買手機,我足足在網(wǎng)上挑了兩天,比我自己買手機還費神。
其實我要的功能很簡單,老人用機嘛,音量大點、字體大點、待機時間長點,如果有手寫輸入能發(fā)個短信就更好了;至于什么拍照像素、收音機錄音、內(nèi)存空間,統(tǒng)統(tǒng)用不著,沒有最好!可是搜遍了幾大電商,符合要求的手機幾乎一款也沒有!能勉強合乎要求的手機,也基本都是從沒聽說過的疑似山寨品牌,至于市面上耳熟能詳?shù)膸状笫謾C品牌則根本不出這樣的機型。
無他,唯利而已。老年人用手機,愛惜,一個機子恨不得用到“春蠶到死絲方盡”,絕不會喜新厭舊地惦記 蘋果 新款,一用好幾年。老年手機功能簡單,附加值低,沒有廠商愿意投入研發(fā)人力,因為一眼望去就知道沒有市場回報。
由此聯(lián)想到之前看“中國好聲音”,60歲的老simon那支《hey jude》唱得滄桑不失溫情,卻最終被年輕貌美音色獨特的女孩淘汰。我正在郁郁不平時,先生冷靜的一句“他太老了,沒有培養(yǎng)價值了”瞬間將我擊得啞口無言。
“;丶铱纯础比敕ㄒ呀(jīng)倆月,合家團圓的中秋節(jié)又有多少老人等來了熱盼的子女?倒是“空巢老人中秋節(jié)前家中去世無人知曉”、“托老所中秋14老人僅1人被接走過節(jié)”等新聞頻頻見諸報端。假期短、要加班、要聚會、要旅游……父母只有一句體諒的“注意身體”,便足以使諸多理由黯然失色。
商家逐利是天性,因此放棄人數(shù)眾多的老年市場;娛樂圈生性風流愛少年,因此舍老頭取美女;職場上班族上有老下有小,卻往往全副精力都集中于稚子的天真笑顏,忽略同樣步履蹣跚、需要照顧的老父老母。其實,這何嘗不是整個社會對于老年人集體無意識的淡漠?就像那個老年手機,我明明知道最最適用的那一款,卻無論如何也找不到。我們明明知道能陪在父母身邊的日子堪堪倒數(shù),卻怎么也抽不出時間去看看他們。
都說中國進入了老齡化社會,老年人的明天在哪里?我們的明天又在哪里?
姜葳(晨報首席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