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游暢
移動互聯(lián)網熱潮,正促使中國的移動通信市場迎來結構性轉型。日前,美國綜合新聞網站Business-Insider旗下的研究機構“BI Intelligence”,對中國的移動通信市場進行了深入研究。該機構指出,中國正在接近智能手機的“引爆臨界點”,2014年某個時間點,中國智能手機的銷量,將超過功能手機。
從工信部召開的新聞發(fā)布會獲悉,截至9月底,全國移動電話用戶達到12.07億戶,其中3G用戶3.68億戶。面對如此龐大的用戶群體,國內手機廠商近幾月也紛紛推出新機型,家電廠商海爾也欲加大手機版塊的籌碼。不過,在這塊市場大蛋糕上分一杯羹并非易事,目前國內手機廠商仍就面臨著很多挑戰(zhàn)。
智能手機統(tǒng)領國內市場,明年銷量或超功能手機
隨著科技日星月異的發(fā)展,人們的生活趨向高效、簡單、方便。作為出門隨身必備用品的手機,是人們的剛性需求,而智能手機更讓這一需求接近完美,過去許多電子消費產品如袖珍相機、便攜式錄音機和攝像機、MP3播放器等,漸漸都被智能手機所取而代之。據市場研究公司IHS iSuppli日前發(fā)表的報告稱,移動設備供應鏈營收超過整個消費電子產業(yè)。而且IHS iSuppli認為這一趨勢將會繼續(xù)。
如今,國內的手機市場正步入拐點,或于明年完成結構性轉換。根據易觀智庫發(fā)布的數據,今年二季度國內智能手機銷量為7711萬臺,同比增幅高達101.9%,智能手機占整體市場份額上升至85.3%。知名市場調查公司IDC日前發(fā)布的數據顯示,作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市場,中國智能手機今年的出貨量將達3.6億部,明年這一數字則將超過4.5億部。
智能手機已占據了手機市場的半壁江山,如今4G開啟,為手機廠商提供了新市場,手機廠商也在今年紛紛布局中高端市場,提前布局4G,推出4G機型?梢哉f,國產手機廠商無論從產品層面,還是對未來技術趨勢的把握上,都走在了快速擴張的正確道路上。而另一方面,運營商等對3G市場的培育正開花結果,智能手機加速向大眾市場普及,換機潮或真正到來,明年中國手機市場或完成智能手機對功能手機的替代。
市場前景看好,廠商紛紛轉型分羹
今年9月份以來,手機廠商競相推出重量級產品爭奪用戶眼球。在此波手機市場熱潮中,中國品牌的表現值得關注。據全球權威機構Canalys發(fā)布的第二季度智能手機市場份額數據,酷派以1080萬臺的智能手機銷量躋身全球智能手機第4名,僅次于三星、 蘋果 等國際品牌。另據易觀智庫發(fā)布的報告顯示,今年第二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份額排前10位的廠商中,國內廠商占據了8席。
近日,美國綜合新聞網站Business-Insider旗下的研究機構“BI Intelligence”,對中國的移動通信市場進行了深入研究,報告顯示,中國有超過13億人口,但是手機用戶的增長速度還不夠快,智能手機用戶傾向于更快速上網,因此3G用戶也出現增長,這也是運營商積極推廣的智能手機的原因之一。中國手機網民已超越了PC網民,且手機上網時間也呈上升趨勢,目前中國的移動上網用戶多達4.64億人。而在全球智能手機交付量中,中國占據了38%,同比增速98%。
種種數據都表明,如今智能手機市場的市場“錢”景非常可觀。而國內廠商也正抓住機遇紛紛轉型,其中就包括家電廠商海爾。在阿里巴巴、樂視、小米等IT公司反向逆襲“客廳市場”之際,智能家居曙光乍現,在市場潛伏已久的海爾手機正吹響新一輪反攻號角。而金立手機總裁盧偉冰近日也表示,將創(chuàng)立一個新的品牌,新品牌不在金立手機旗下,它完全是獨立品牌、獨立團隊,獨立公司運作,金立只作為資金和平臺提供方。
國內廠商轉型面臨三道坎
雖說如今是進軍智能手機的大好良機,但是國內廠商欲實現彎道超車還需邁幾道坎。
首先是渠道拓展。國產商在3G市場高歌猛進得益于與運營商的捆綁,所謂成也蕭何敗蕭何,定制機對價格的控制使得手機商的高銷量卻帶來了低效益。國產手機商亟需擺脫對運營商渠道的過分依賴,加大社會渠道投入。而酷派之所以能做到世界第四,正是和它的渠道策略有關,酷派一直以來都是采用復合型渠道策略,而社會渠道也一直是它們整個渠道體系里面重要的一環(huán),同時發(fā)展運營商渠道、電商渠道和社會公開渠道,這樣才能更好地構建渠道生態(tài)圈。
其次是品牌建設,F如今國產手機,無論是智能手機,還是功能手機多是以低價拓展市場,擺脫低價代名詞的形象,加強自主創(chuàng)新,加大中高端市場滲透是中國制造涅槃的必經之路。而小米的成功證明,互聯(lián)網模式和思維是手機行業(yè)未來發(fā)展的一個方向,在三星和蘋果的強大壓力下,國產手機廠商擁抱互聯(lián)網未嘗不是一條新路。
另外供應鏈建設也是關鍵。全球PC銷量持續(xù)下滑,導致各大芯片廠商也紛紛轉型移動芯片市場,而這正是國內廠商和芯片商建立友好合作關系的天賜良機。和芯片商保持密切的關系,不僅有易于國內廠商日后滲透中高端市場,也能換來更多的利潤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