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分子
唐鈞專欄
近日,某運營商管理人員把為上網買的“流量”比喻成 肯德基 的“雞腿”:“套餐內流量月底清零是運營商的通行做法,打個比方說,在肯德基買了全家桶套餐,吃不完的雞腿總不能退回去吧?”有趣的是,肯德基的官方微博即刻出來湊趣:“肯德基的雞腿肯定不會清零。吃不完可以打包、外帶、與他人分享,還可以回家燉湯、燒菜,總之是你的,想咋用咋用!”其實,這些說法早就在網上流傳甚廣,肯德基的回復不過是拾了網友的牙慧。
早年當知青時,就熟知列寧的名言:所有的比喻都是蹩腳的。但即便如此,不得已非打比方不可時,也得有個度。當然不排除有消費者希望套餐內流量用不完可以“退回去”,但這絕對不是主流意見。主流意見是:流量用不完應該可以攢到下個月用,是個“流量結余延期繼續(xù)使用”的概念;或者是允許轉讓,是個“與親友共享分享”的概念。這兩種意見的背后,都包含著“節(jié)約為上”的價值觀。如果一定要用雞腿來打比方,那就是吃不完可以打包帶回家,留待下一餐再吃,或者如肯德基所說,“總之是你的,想咋用咋用”。
該管理人員的回答也許還暴露了另一個問題,若按照他的說法,雞腿吃不完是絕不能打包帶回家的,而必須讓賣雞腿的收走扔掉。這樣的思路,才與“套餐內流量月底清零”是同一個邏輯。
網上也有網友站在運營商的立場上幫腔,理由是“套餐”比單買流量要便宜得多。不知道現在有沒有消費者是不用“套餐”的?實際上,自從用智能手機開始,一直覺得流量單買的價格,是個虛置的高價,而套餐的價格也許才比較接近實價。這樣揣摩是因為,若真是“讓利降價”那么多,運營商怎么吃得消?這不像肯德基賣全家桶,基本理念是大份的降價,但全家桶與其他套餐或單買其中一種食品的差價似乎并不那么大。最主要的是,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價格消費者還能接受,因為選擇不買全家桶的消費者可能更多。
也有幫腔者說,消費者買的流量是與事先約定的時間限制掛鉤的,而且在合同上寫得清清楚楚。消費者既然購買了,也就等于簽下了這份合同。此話看上去很有道理,但請不要忘了當下還有一個時髦的詞兒,叫做“霸王條款”。因為壟斷,消費者別無選擇,才被迫簽下這樣不公平的城下之盟的。
還是讓消費者購買的流量可以滾存結余延期使用吧,在即將到來的2014年“3·15”,這也許又會是一個熱鬧的話題。
(作者系中國社科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秘書長)
本版言論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