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立信的故事 - 140年的歷史,還能走多久?(二)

相關專題: 愛立信 歷史 故事 無線


接下來,愛立信向沙特阿拉伯人民展示的話機是用木頭做的。當然,那時候還沒有制造出基站,沒有介面交換機,沒有蜂窩規(guī)則,接下來,就有很多事情要去做了。


blob.png


愛立信的員工開始加班加點,晚上不回家,有些人甚至睡在辦公室里。他們遇到了很多麻煩,工作環(huán)境太熱,他們必須豎起天線塔,必須得在車內安裝移動設備...


我們每一次嘗試在車身鉆孔安裝天線時,鉆頭斷掉了... 因為那是一輛裝甲車…


我們在家已經測試了設備,尤其是鍵盤,而且在100度的環(huán)境中進行過測試,但到了沙特阿拉伯的車子里卻被融化了...


(當時的移動通訊設備還只是裝在車上)


沒錯,愛立信在這次項目中遇到了很多困難,但仍然提前一個月完成了預定進度。這一切,展現(xiàn)了非常值得尊敬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


blob.png


就這樣,突然之間,愛立信開始能夠提供一套完整的系統(tǒng)。他們制造出可連接基站天線塔的交換機,也制訂了蜂窩規(guī)則,這是一套完整的套件。


blob.png


后來,在荷蘭發(fā)生一件決定性的事件。


荷蘭電信運營商委托提供NMT網絡,他們請求愛立信供應交換機,由摩托羅拉提供基站。摩托羅拉是當時全球最大的無線通訊設備供應商,SRA根本不能與他們匹敵。


愛立信意識到,必須說服荷蘭運營商,愛立信也是一家優(yōu)秀的無線通訊設備供應商,必須得向全世界證明,愛立信也能做到。


后來,Ake Lundqvist 加入了談判,并提出以下要求:


愛立信想要提供整個網絡建設,不讓摩托羅拉參與。如果對方不接受這個條件,我們就不供應AXE交換機。


在談判的最后時刻,Ake Lundqvist用拳頭敲打談判桌,他說:


“你們得聽我的!”


這個舉動顯然有了效果。荷蘭電信運營商最后屈服,并采購了愛立信的系統(tǒng)。


當時,愛立信是一家領先的交換設備供應商,業(yè)務遍及全球135個國家。


除非向我們購買整個系統(tǒng),否則,不提供交換機!


這是當時愛立信的策略,這一策略改變了愛立信的整個未來。


從那時起,愛立信成為了一家全面的蜂窩網絡提供商,愛立信開始收到來自全球各地的系統(tǒng)采購合同。


移動電話在80年代進一步發(fā)展,變得更加盛行。但這項技術依然不完整,沒有漫游功能。在美國,即使整個大陸都使用相同的標準,但漫游依然無法通用。


GSM開始登上歷史舞臺。


GSM繼承了NMT的一些早期優(yōu)點,它是全球首個數字移動通信系統(tǒng)。


事實上,GSM是歐洲整合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象征著歐洲國家,它由歐洲運營商和眾多歐洲廠商來制定GSM標準,單單定義標準就耗費了數年時間。當時,很多人認為制造這么復雜的全數字無線通訊系統(tǒng)確實是一個超級大膽的行為,世界上沒有比它更高科技的東西,即使軍事領域也沒有。


GSM在當時是一項非常復雜的技術,有許多從未有人解決過的問題,等著愛立信去應對。


1991年7月1日,全球第一個GSM通話被接通。


blob.png


當時,有人把GSM稱為“God Send Mobiles”,這話說得沒錯,愛立信開始面臨著另一個挑戰(zhàn):制造更小的GSM手機。


當時并沒有制造小型手機的技術,一切都得從頭發(fā)明。有些公司甚至不相信能制造出這種手機,也因此錯過了整個GSM的競賽。


當然,后來手機變得越來越小,價格也越來越便宜。


blob.png


到了90年代末,愛立信開始著手GSM演進,讓同一個移動通信系統(tǒng)也能傳送數據業(yè)務。


90年代初期,世界上出現(xiàn)了一個叫“互聯(lián)網”的東西。愛立信開始意識到,這將是一件不得了的大事!


我們的想法是,將互聯(lián)網與移動通信結合在一起,讓互聯(lián)網具有移動性。但我們隨后發(fā)現(xiàn)到,GSM無法提供足夠高的數據傳輸速率。


愛立信開始開發(fā)3G系統(tǒng),將3G速率提高到比GSM快10倍,但仍然無法達到飛速的感覺。后來,愛立信又發(fā)明了HSPA技術,將速度又提高了10倍。


3G時代來臨!


然后,隨著人們對數據需求的增長,愛立信走進了現(xiàn)在的LTE時代。


就這樣,愛立信以其極富創(chuàng)新的精神屹立于世界140年之久。還能走多遠?


愛立信前CEO衛(wèi)翰思:


只有你的想象力才會限制即將發(fā)生的事情!



掃碼關注5G通信官方公眾號,免費領取以下5G精品資料

本周熱點本月熱點

 

  最熱通信招聘

  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