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肯德基買個全家桶套餐,雞腿吃不完,可以打包外帶,總之是你的,想咋用咋用。從電信運營商買個流量包,用不完,每月底必須被清零?系禄磺辶愕男υ挘2014年引起網(wǎng)絡的一片點贊聲。如今,一年過去了,用戶們關于“手機流量不清零”的愿望,依然沒有真正實現(xiàn)。
連總理都說,手機上網(wǎng)費太貴了!手機用戶們則抱怨,價格不菲的流量費之外,好容易剩余的流量每月還得被清零。
流量用不掉的另類煩惱
一不留神,購買的流量套餐淤了,越來越多的手機用戶開始遇到流量用不完的另類煩惱。
“這個月出了趟國,國內流量都沒顧上用,華麗麗地被浪費了!笔忻颀R小姐給記者算賬,4月份去了兩趟香港,本地4G流量剩了將近大半。“春節(jié)時流量不夠用,買各種加油包,現(xiàn)在吧用不完,真是饑一頓飽一頓!
“我自己花錢買的流量,為什么超出的流量要交費,沒用完的流量不累計?”在網(wǎng)絡論壇上,絕大多數(shù)網(wǎng)友都支持手機流量不清零,將硬性清零視為“霸王條款”。
也有網(wǎng)友提出,電信運營商的非套餐流量,最貴的1元/MB。而套餐流量里,就有50元1G的,最高價格和最低價格能差上百倍。那么,非套餐流量收費是不是暴利?手機流量的成本價到底是多少?
“月末不清零”仍然有時限
伴隨著手機流量該不該清零的爭議,移動、聯(lián)通和電信三大運營商,也紛紛推出了打著“月末不清零”旗號的流量包產(chǎn)品。不過,市民體驗后發(fā)現(xiàn),所謂的“不清零”,其實仍然有時限。
市民王先生前幾天就上了一次“不清零”的當。王先生在移動官方網(wǎng)站上看到了一則“月末不清零”的流量直沖活動,花30元就能購買1G的流量。當時,王先生就開心地購買了1G的流量。買完之后他才注意到,這1024MB的流量雖然不按月清零,可仍然按天數(shù)計算有效期,1G只能用到5月16日!罢媸峭茝V廣告呀,感覺有點蒙人!蓖跸壬鷮τ浾弑г拐f。
記者發(fā)現(xiàn),目前,北京移動、北京聯(lián)通和北京電信都推出了“月末不清零”的流量產(chǎn)品。然而,運營商口中的“月末不清零”,只是不再按一個月份計算,產(chǎn)品包仍然有有效期,短的30天,最長的也就半年。更關鍵的是,針對手機用戶套餐內的剩余流量,依然是每月末繼續(xù)清零!皣鴥鹊倪\營商為何不能像國外那樣,消費者購買的流量包,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意愿按年使用?”王先生曾經(jīng)通過App Store 購買過VPN的流量,45元就能買10G,而且使用期限很長。
美兩家運營商實行流量不清零
據(jù)美國媒體報道,今年1月份,美國兩家運營商已開始對手機用戶推出流量“不清零”的業(yè)務。
其中,美國第三大運營商AT&T是針對“移動分享增值”計劃的新用戶和現(xiàn)有用戶,用戶月度并未使用的上網(wǎng)數(shù)據(jù)流量,可以自動滾入下個月,運營商不收取任何額外費用。但如果滾入下個月的剩余流量,用戶未能夠在下個月內使用完,則將作廢。
舉例來說,如果一個用戶購買了支持四個手機號的15G的家庭數(shù)據(jù)套餐,在特定的一個月份中使用了12G,則剩余的3G將會被計算到下個月的流量額度中,用戶在下個月可以獲得18G的流量。
另外,美國第四大移動運營商T-Mobile也推出了名為“數(shù)據(jù)存儲”的流量不清零政策。該政策針對的是家庭數(shù)據(jù)套餐超過3GB的用戶,用戶月度并未使用的剩余上網(wǎng)數(shù)據(jù)流量,自動滾入下月,剩余流量繼續(xù)使用的有效期限是12個月。
變身“土豪”求分享熱點
“誰的手機流量不夠用?我可以分享個人熱點,來用我的流量吧!敝芤簧衔纾贿M入辦公室,市民趙小姐就吆喝起來,請同事幫忙分擔流量,惹來一頓玩笑。
3月份,趙小姐發(fā)現(xiàn),作為更換3G卡的回饋活動,移動又額外贈送了1G的本地流量和1G的全國流量。被贈送,本來是件好事,可一下子擁有了4G流量后,她發(fā)現(xiàn),將近一半的流量根本用不到,白白浪費了!拔乙恢痹谙,既然流量是我購買的,歸我所有,為什么用不完的流量不能轉到下個月呢?”
流量資費確有下降空間
獨立電信分析師付亮認為,手機用戶目前對于套餐內流量持有爭議的主要原因是,套餐內外的流量價格差異太大,造成了流量套餐用戶用超了也不滿意,用不完也不滿意,針對這種狀況,運營商最好的解決辦法便是將流量標準資費進行下調,并趨向于套餐內資費。
飛象網(wǎng)CEO項立剛也在采訪中告訴記者,從國內運營商公布的年報看,有的運營商的利潤率確實較高,存在下降空間。對于套餐內的剩余流量,在一段時間內不予清零,是可以考慮和討論的。
“4G的價格能降多少?我相信4G的流量資費能降到每G只需要10元,以后我們每個人都會習慣去看視頻,看高清圖片,2G左右每月流量消費會成為主流! (記者
趙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