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正式發(fā)布5G概念白皮書

    211日下午消息,IMT-2020(5G)推進組(以下簡稱“推進組”)今日在北京召開5G概念白皮書發(fā)布會。推進組組長、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曹淑敏介紹了推進組在5G需求、技術、頻譜及國際合作等方面取得的重要階段性研究成果。

 

  曹淑敏指出,當前5G工作正在從前期研究進入至標準制定階段,“制定全球統(tǒng)一的5G標準”已成為全球業(yè)界共同的呼聲,迫切需要盡快確定統(tǒng)一的5G概念。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羅振東博士代表推進組,發(fā)布了推進組5G概念白皮書。白皮書從移動互聯(lián)網和物聯(lián)網主要應用場景、業(yè)務需求及挑戰(zhàn)出發(fā),歸納出連續(xù)廣域覆蓋、熱點高容量、低功耗大連接和低時延高可靠四個5G主要技術場景。同時,結合5G關鍵能力與核心技術,提出了由“標志性能力指標+一組核心關鍵技術”共同定義的5G概念。

 

  其中,標志性能力指標為“Gbps用戶體驗速率”,一組關鍵技術包括大規(guī)模天線陣列、超密集組網、新型多址、全頻譜接入和新型網絡架構。大規(guī)模天線陣列是提升系統(tǒng)頻譜效率的最重要技術手段之一,對滿足5G系統(tǒng)容量和速率需求將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超密集組網通過增加基站部署密度,可實現百倍量級的容量提升,是滿足5G千倍容量增長需求的最主要手段之一;新型多址技術通過發(fā)送信號的疊加傳輸來提升系統(tǒng)的接入能力,可有效支撐5G網絡千億設備連接需求;全頻譜接入技術通過有效利用各類頻譜資源,可有效緩解5G網絡對頻譜資源的巨大需求;新型網絡架構基于SDN、NFV和云計算等先進技術可實現以用戶為中心的更靈活、智能、高效和開放的5G新型網絡。

 

  IMT-2020(5G)推進組于20132月由工信部、發(fā)改委和科技部聯(lián)合推動成立,目前已有56家成員單位,涵蓋國內移動通信領域產學研用主要力量,是推動國內5G技術研究及國際交流合作的主要平臺。(智勇)


掃碼關注5G通信官方公眾號,免費領取以下5G精品資料

本周熱點本月熱點

 

  最熱通信招聘

  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