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獨占智能機九成利潤 國產手機如何追趕?

    蘋果公司就是這么任性。據(jù)經濟之聲《天下財經》近日報道,今年第二季度,蘋果公司在智能手機市場已經占據(jù)總利潤的90%。在智能手機快速增長的大背景下,不少廠商在手機業(yè)務上在賠錢,甚至傳出索尼如果下一財年仍未實現(xiàn)盈利將會退出手機市場。可是,對于蘋果來說,高額的利潤標桿獨樹一幟,并且其用戶總是可以用到先進且成熟的新功能。顯然,這對于整個行業(yè)來說是可望不可即。特別是對終端市場的中國手機廠商來說,想要有新的改變,蘋果這道門檻亟需跨出去。

 

    蘋果獨攬智能機九成利潤

 

    幾家歡喜幾家愁,在業(yè)界紛紛傳出索尼、黑莓等廠商暗自神傷欲退出手機行業(yè)之時,蘋果公司二季度的業(yè)績卻是春風得意,并且率直達九成。

 

    今年第二季度,蘋果公司在智能手機市場已經占據(jù)總利潤的90%。緊隨在蘋果后面的是三星,利潤率是安卓陣營中最高的,與蘋果加起來,兩者的利潤率占到了近98%。不過,美國市場調研公司ComScore的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6月、7月、8月三個月,美國高端手機市場中,蘋果手機的份額提升了0.5個百分點,達到43.5%。而三星電子的份額卻下降了1.3個百分點,僅有27.4%。這也就不難想象為何索尼、黑莓都已經有了退出智能手機市場的想法。

 

    另外,在2015年第一季度,蘋果公司就攫取了8家主要智能手機生產商營業(yè)利潤的92%后,而今年第二季度,蘋果公司占據(jù)智能手機市場總利潤的90%可以認為是平穩(wěn)運行而已。伴隨著iPhone 6siPhone 6S  Plus新品的上市,下半年蘋果手機的銷量和利潤恐仍會令其他手機廠商望其項背。

 

    實際上,從去年蘋果第四季度的相關數(shù)據(jù)就顯現(xiàn)出蘋果盈利能力的不凡之處。市場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 公布的數(shù)據(jù),“在2014年第四季度,安卓僅僅占有智能手機市場11.3%的利潤,而2013年同期,這一數(shù)字高達29.5%。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蘋果iOS所占智能手機利潤的市場份額由2013年第四季度的70.5%增加至去年同期的88.7%。”

 

    業(yè)內人士認為,對蘋果來說,其在硬件產品線布局完善,軟件平臺提供的獨家優(yōu)勢,成為其差異化競爭的關鍵。另外,用戶對蘋果“無可復加”的品牌忠實度,更是其他廠商可望而不可即的。

 

    蘋果利潤聚焦三要素

 

    雖然,智能手機領域的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宿敵”三星與蘋果的纏斗一直勢均力敵。但蘋果的利潤能超三星如此之多,可以說是匯聚了天時地利人和三方面的優(yōu)勢,具體說來,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從“天時”來說,德國市場研究公司GfK此前稱,中國市場高端智能手機需求大幅增長,2015年第二季度,中國市場智能手機銷量達到8870萬部,下滑10%。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市場對高端手機的需求增加,推動中國市場二季度銷售額達到26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713.62億元人民幣,上漲17%。

 

    其次,從“地利”來看,蘋果所擁有的一個軟硬結合的智能生態(tài)圈。蘋果的盈利來自于硬件,但其真正的護城河卻來自于軟件和生態(tài)圈。2014年,Apple Store就達到121萬應用數(shù)量,應用開發(fā)商數(shù)不勝數(shù)。另外,iPhone已在連接一切上不斷布局,比如通過iBeacon連接線下零售商、CarPlay連接智能汽車、NFC支付連接線下支付體系、Homekit連接智能家居,今年iOS9發(fā)布會上,展示還將引入流媒體音樂服務。

 

    最后,從“人和”來看,蘋果手機品牌號召力堅不可摧。蘋果的誕生開啟了智能手機時代,更推動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消費模式及人類的交往方式發(fā)生根本性變革。根據(jù)品牌管理顧問公司Interbrand發(fā)布的2015年最新報告顯示,蘋果連續(xù)第三年成為全球最有價值的品牌。2013年,蘋果打敗了可口可樂首次登頂。報告顯示,蘋果的品牌價值1703億美元,比前一年提升了43%。排在第二位的是谷歌,比上一年提升了12%,達到1203億美元。在此之下,蘋果的iPhone系列產品能引得用戶認可不言而喻! 

 

    蘋果業(yè)績對中國廠商的啟示

 

    我們看到,蘋果在智能手機市場的巨大成功,贏在其貫注于產品中的創(chuàng)新性,及契合的市場營銷,以及硬件+軟件的雙腿走路的模式。從而造就了無數(shù)的神話和果米,這種品牌下所帶來的粘性和熱衷是市場上不可預見的,那么“類果們”的中國手機廠商需要哪些借鑒?

 

    對于國產手機來說,亟需在創(chuàng)新工藝上下功夫。手機制造不能只關注手機參數(shù)的簡單堆砌,從外觀上模仿蘋果就滿足,而因提高核心競爭力是關鍵。此外,業(yè)內觀點認為:國內主流手機廠商如中興和華為,其專利儲備應該是已經足夠應付國外巨頭的專利戰(zhàn)。不過除了中華酷聯(lián)外,其他國產手機企業(yè)在通信領域掌握的技術專利還比較少,很多企業(yè)甚至都沒有自己的專利技術,正是因為在專利的匱乏,國產手機企業(yè)才會面臨受制于人的局面,這些都是國產手機所要改變的關鍵。


掃碼關注5G通信官方公眾號,免費領取以下5G精品資料
  • 1、回復“YD5GAI”免費領取《中國移動:5G網絡AI應用典型場景技術解決方案白皮書
  • 2、回復“5G6G”免費領取《5G_6G毫米波測試技術白皮書-2022_03-21
  • 3、回復“YD6G”免費領取《中國移動:6G至簡無線接入網白皮書
  • 4、回復“LTBPS”免費領取《《中國聯(lián)通5G終端白皮書》
  • 5、回復“ZGDX”免費領取《中國電信5GNTN技術白皮書
  • 6、回復“TXSB”免費領取《通信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工藝圖解
  • 7、回復“YDSL”免費領取《中國移動算力并網白皮書
  • 8、回復“5GX3”免費領取《R1623501-g605G的系統(tǒng)架構1
  • 本周熱點本月熱點

     

      最熱通信招聘

      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