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徽 楊佼 周芳
武漢光通信產業(yè)的整合大幕正式開啟。烽火通信(600498.SH)、光迅科技(002281.SZ)實際控制人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將通過旗下全資子公司烽火科技間接持有長江通信(600345.SH)股權。三家上市公司未來分分合合懸念重重。
烽火通信和光迅科技昨日復牌,烽火通信收報27.90元或上漲1.49%,光迅科技收報28.80元平盤。而長江通信繼續(xù)停牌,將于2月20日公告相關進展情況。
昨日,烽火通信、長江通信和光訊科技公告,武漢市國資委近日與武漢郵科院簽署了《戰(zhàn)略合作框架協(xié)議》,武漢國資委所出資企業(yè)以其持有的長江通信部分股權,對郵科院全資子公司烽火科技進行增資。
根據公告,增資完成后,武漢國資委所出資企業(yè)將持有烽火科技的部分股權,烽火科技將持有長江通信的部分股份;具體股份數(shù)量、對價及其他安排,由各方另行協(xié)商確定。公告稱,此次戰(zhàn)略合作是為了推動武漢市通信制造產業(yè)的資源整合,完善地方產業(yè)鏈與產業(yè)技術升級,進一步發(fā)揮協(xié)同效應,打造國際知名的一流通信產業(yè)集團。
目前烽火通信和光訊科技的實際控制人為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武漢光通信產業(yè)整合消息由來已久,根據目前披露的信息推測,此次整合途徑應是由武漢市郵科院出面收購長江通信旗下相關光通信資產。有市場消息稱,武漢國資此次擬拿出不超過30%的長江通信股份對烽火科技進行增資,增資完成后烽火科技將成為長江通信的控股股東。烽火科技為武漢郵科院去年下半年成立的全資子公司,武漢郵科院已經于近日將所持的烽火通信和光訊科技全部股權劃轉至烽火科技。
長江通信目前實際控制人為武漢市國資委。該公司最引人注目的一塊資產是長飛光纖光纜有限公司25%股權。據長飛光纖官方網站介紹,長飛光纖是當今中國產品規(guī)格最齊備、生產技術最先進、生產規(guī)模最大的光纖光纜產品以及制造裝備的研發(fā)和生產基地,長飛光纖2010年度營業(yè)收入就高達40億元,凈利潤達到3.14億元。
由于三家上市公司業(yè)務覆蓋存在重合,烽火科技入主長江通信后,三家上市公司的同業(yè)競爭問題亟待解決。而上述長江通信所擁有的長飛光纖25%的股權何去何從即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東方證券分析師吳友文表示,預計長江通信在本次整合后成為烽火科技實際控制的子公司,而武漢市國資委參股烽火科技。2010年長江通信1.14億利潤總額中,長飛光纖核算的投資收益大概為7453萬元,該公司作為國內最大的光纖光纜廠商,預制棒能力和光纖產能均具領先,武漢郵科院本次借助烽火科技整合長江通信后,若長飛光纖最終整合到烽火通信,則烽火通信有望成為國內光纖領域的巨無霸。
不過該次整合若要順利完成,仍需通過幾道關卡。吳友文指出,首先是長江通信股權對家烽火科技股權,涉及地方國資和國務院國資的歸家問題;其次,由于統(tǒng)一控制下的同業(yè)競爭問題,長江通信所持25%的長飛股權預計將整合到烽火通信,其他光通信資產按分類整合到有關公司,而長飛為僅有三家股東的有限責任公司,股權轉移預計須征得其他兩方股東同意;再有,若考慮實際控制長飛實現(xiàn)最終整合,仍然面臨長飛其他兩股東股權轉讓意愿和是否行使優(yōu)先收購權的問題。
此外,對于上述整合思路,市場亦有聲音表示疑問,若長江通信的主要資產由烽火科技旗下公司消化,長江通信將成為空殼公司,其未來走向也是個懸念。若烽火科技未來將光纖光纜、光元器件、通信設備三類業(yè)務分別交由長江通信、光迅科技和烽火通信經營,實現(xiàn)三大業(yè)務板塊的分立,則又面臨烽火通信嬌氣光纖光纜業(yè)務剝離的難題。三家上市公司未來業(yè)務劃分懸念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