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瑩瑩
李嘉誠旗下企業(yè)吹響了新一輪歐洲收購戰(zhàn)的號角。
6月4日,有消息稱,和記黃埔(0013.HK)擬再向以色列富豪Ilan Ben Dov旗下Suny Electronics回購以色列Scailex60%的股權,以進一步重組該公司在歐洲的電訊業(yè)務。
這至少是和黃今年發(fā)起的第三宗電訊業(yè)并購。年初和黃宣布收購奧地利Orange電信公司,5月中旬發(fā)出收購愛爾蘭電信公司 Eircom要約。
根據(jù)Scailex官網(wǎng)資料,Suny Electronics是Scailex的控股方,并持有該公司78.71%股權。而Scailex則持有以色列第二大電訊運營商Partner Communicationn44.54%的股權。
和記黃埔方面官方發(fā)言人對本報記者表示,公司目前與Scailex進行協(xié)商,但對協(xié)商內容不予評論。Scailex亦確認,Suny Electronics正與和記黃埔接洽,就出售Scailex股權進行協(xié)商。
低買高賣
2008年,原本從事煉油業(yè)務的Scailex放棄了這項本業(yè),而轉向為以色列市場提供三星手機耳機的進口和銷售服務。Partner Communications是該公司的最大客戶之一。2009年,和記黃埔以13.8億美元,每股17.5美元的售價將Partner Communications賣給了Scailex。當時,交易由10.8億美元現(xiàn)金和3億美元的擔保債務工具(Secured Debt Instrument )組成。
收購后不久,以色列當局開始強迫移動運營商減低運營商之間通話服務的收費,并廢除對顧客的某些罰款。為了增強競爭和降低收費,當?shù)卣發(fā)放了新的移動運營商牌照。這一政策對Partner Communications盈利造成了巨大沖擊。
今年2月底,Partner Communications宣布推遲公布該公司業(yè)績,并對2011年四季度的業(yè)績宣布盈利預警信息。該公司今年3月底發(fā)布的四季度業(yè)績報告顯示,去年四季度,該公司收入總額下降了10%至4.16億美元,凈虧損額高達4900萬美元。2011年全年該公司未計算減值撥備的營業(yè)利潤同比下降27%,至3.55億美元。
此外,因上述收購曾發(fā)行大量債券,并欠下和記黃埔近3億美元的欠款,Scailex因此陷入財務危機,不得不決定將其擁有的Partner Communications股權出讓,旨在加固該公司的資產負債表。
6月3日,Scailex的母公司Suny Electronics 表示,在Scailex股權出售的同時,將會收購Scailex在三星手機及其它電子產品上的進口及銷售業(yè)務。一份Suny Electronics遞交到特拉維夫證交所的聲明顯示,目前上述公司與和記黃埔仍未簽訂具有約束力的協(xié)議,亦不確定此類協(xié)議是否會簽署。
交易雙方目前并未就收購價格做官方回復。但據(jù)以色列當?shù)孛襟w報道,和記黃埔將收購Scailex 60%股權,收購價格約為15億以色列新謝克爾(約3.85億美元),其中4億新謝克爾將以現(xiàn)金支付,并免除Scailex在2009年收購Partner Communications時欠下和記黃埔的將近3億美元的債務。此項交易需要獲得包括Scailex 和Suny Electronics、其他債主及以色列通訊部門等機構的許可方可實施。
目前,Scailex持有Partner Communications44.54%的股權,這些股權市值約為12億以色列新謝克爾(約3.08億美元)。Suny Electronics則直接持有該公司約1.4%的股權,并通過持有Scailex78.71%的股權間接持有一部分Partner Communications股權。
但是,截至上周五,Partner Communications在納斯達克的股價已僅為4.49美元,較和記黃埔三年前的出售價格17.5美元已下跌了13.01美元。若以3.85億美元完成回購工作,和記黃埔將在這筆歷時3年的“出售——回購”交易中,凈賺13.65億美元。
買是為了更好地賣
事實上,今年以來和記黃埔在歐洲的電訊收購動作頻率加快。然而,一位Jefferies證券的分析師透露,早前和記黃埔在歐洲的業(yè)務因較晚進入,一直盈利不佳。
為何和記黃埔對歐洲電訊業(yè)務越虧越買?
“買入是為了更好地賣!毕愀圬斀(jīng)專欄作家蔡清偉告訴本報記者,李嘉誠一直在以“買股票”的態(tài)度做生意,這種又買又賣的行為很好地解釋了他的動機。
李嘉誠低買高賣的例子很多。據(jù)蔡清偉介紹,李嘉誠1993年購入還不足100億港元英國流動通訊業(yè)務 Rabbit(其后以 Orange品牌經(jīng)營服務)。在 1999年以逾千億港元出售。這一年,和記黃埔盈利升了 12.5倍,達 1173億港元,和記黃埔亦成為當年全球最賺錢的企業(yè)。2007年,和記黃埔又以逾千億港元出售其持有的印度電訊業(yè)務 Hutchison Essar (HE) 約 67%權益,交易帶來稅前盈利 751億港元。
無疑,如今的和記黃埔正在趁著歐債危機的逆勢,向歐洲發(fā)起一輪新的并購狂潮。截至去年底,該公司的現(xiàn)金及現(xiàn)金等價物總額為665.39億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