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報記者 錢立富
小區(qū)內沒有信號覆蓋,手機撥打不出電話,用戶自然對通信運營商心生怨言。怎么辦?投訴。據上海市通信管理局的統(tǒng)計,在市民對通信服務的投訴中,“沒有手機信號”在各類投訴中排名一直居高不下。
小區(qū)里沒手機信號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附近沒有通信基站。那為什么不建基站?這里原因頗為復雜,其中一大因素就是用戶擔心受輻射而反對建設基站。
運營商為此陷入兩難境地:沒信號,用戶投訴;建基站進行信號覆蓋,用戶又是高喊反對。這一切,都源于人們對于基站輻射的誤解,乃至“談輻色變”。
為什么沒手機信號?因為基站屢屢被拆、建設屢屢被阻
“我們家在七莘路旁邊的一個小區(qū),手機信號非常不好,經?吹酱蠹医与娫挾际菍⒛X袋伸到窗戶外的,這都成了小區(qū)里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用戶李小姐說道。
閔行區(qū)七莘路沿線密布著萬科城市花園、南國城市花園、泰景苑、牡丹新村等居民小區(qū),小區(qū)面積大且連續(xù),沒有信號或者信號差已經成為該片區(qū)域住戶普遍抱怨的問題。
為什么會這樣?
在這塊區(qū)域,除了居民樓幾乎沒有可以建站的建筑物或空地。隨著周圍幾個聯通基站的陸續(xù)拆遷,該區(qū)域已經形成了大片的覆蓋空洞,且無法復建基站。目前該地區(qū)已經成為上海聯通投訴量最大的區(qū)域。但附近的居民在投訴信號差的同時又都不愿在自家附近建設通信基站,形成了投訴多又無法解決的連片區(qū)域。
用戶反對安裝基站已經成為運營商建設基站過程中碰到的普遍難題。
某運營商在嘉定區(qū)某大樓樓頂建設基站的過程中,隔壁小區(qū)業(yè)主提出異議,聚眾阻止施工進行,停工近兩個月。再次準備施工時,也遭阻撓,最終該基站停止建設。
“我們在建設過程中,碰到各種各樣的阻撓,在某郊區(qū)建設基站時,當地村民朝基站上潑大糞。還有一次在基站施工時,有個孕婦找過來,要求我們寫保證書,如果胎兒生產后發(fā)現問題要承擔責任!币晃贿\營商基站建設人員表示。
且看一組統(tǒng)計數據。
2011-2013年間,上海電信共拆除站點116個,其中涉及居民問題為34個,約占三分之一。
2013年,上海移動在TD網絡建設中,無法購租房、受到阻礙的基站數約占整體規(guī)劃數的2成。
上海聯通自2011年以來,已拆遷宏基站432個(含在建中被拆除站點),且拆遷基站數量呈逐年遞增的趨勢,2013年拆遷廢站的站點達到近200個。
除了居民因為擔心輻射而反對之外,還有相當一部分阻力來自其它方面,比如物業(yè)喊出天價租金等。
基站輻射有那么可怕?標準限值內電磁輻射不會產生危害
基站有沒有輻射?肯定有。但是,所有用電的東西,比如電冰箱、電視機、微波爐等等,都有輻射,它們和基站的輻射是同一類,學名“電磁輻射”。所以,問題不在于基站有沒有輻射,而在于基站的電磁輻射到底有多大!
先看一組實地測試的數據。在距離基站20米處,測到的電磁輻射量為零。在0.5米處,電磁輻射量為0.01uT。作個對比大家就知道這個數據是什么概念。用同樣的儀器測試,平時用來煮茶水的小電磁爐,電磁輻射為19.84uT,是基站的近2000倍。家用電腦,電磁輻射為1.13uT,是基站的113倍!常用的充電器,電磁輻射竟然也達到了16.11uT!
國家無線電監(jiān)測中心總工程師李景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目前,國際上尚無關于電磁場暴露限值的統(tǒng)一規(guī)定,許多國家和組織均制定了各自的標準。其中得到廣泛認可的電磁輻射防護標準,主要包括世界衛(wèi)生組織推薦的國際非電離輻射防護委員會(ICNIRP)1998年制定的導則和美國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制定的C95系列標準。李景春稱,我國有關電磁場暴露的規(guī)定比國際標準更加嚴格。(見圖一)
我國制定的電磁輻射標準電場強度遠小于12伏/米,功率密度遠小于40微瓦/平方厘米,比國際非電離輻射推薦的標準嚴格11.25-26.25倍,我國移動通信基站輻射標準堪稱全球最嚴格的標準。而上海的標準又嚴于“國標”,上海市環(huán)保部門對移動基站的電磁環(huán)境輻射控制要求小于8微瓦/平方厘米。而市民身邊的這些移動通信基站,全部符合這個標準。
再說說基站的電磁輻射到底對人體有多大危害。
截至目前,世界上還沒有符合標準的基站對人體產生危害的案例。而全國職業(yè)病統(tǒng)計中,分布比較集中的幾個行業(yè),也沒有通信技術人員,這可以從一個側面印證基站輻射的安全性。
而且,一般基站天線高度在35-55米,電磁波在空中傳播衰減很快,在穿過墻體時,尤其穿過帶鋼筋的墻體時衰減更快,這足以保證基站周圍住戶的安全。同時,基站電磁波是向水平方向發(fā)射的,在垂直方向的強度幾乎為零,住在基站樓下的居民是輻射死角,所以通信技術人員有個說法,叫“塔下黑”,就是指這種情況。
正因為基站對周圍的影響較小,2009年,上海市政府帶頭在辦公樓頂架設基站,同時還確定了上海市基站選址依“政府大樓、企事業(yè)單位、公建配套設施、住宅建筑”的順序,并嘗試把移動通信基站建設列入住宅或其他重大工程配套方案的規(guī)劃方案中。
世界衛(wèi)生組織曾進行一個經歷11年由中國在內60多個國家參加的課題研究,得出結論:標準限值內的電磁輻射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
記者手記:基站建設難或成智慧城市瓶頸
2011年,上海市確定了要建設智慧城市。這是一項可以長期提升上海城市競爭力、促進上海經濟發(fā)展的戰(zhàn)略舉措。
智慧城市的物理基礎,就是通信網絡,包括光纖寬帶網絡和無線寬帶網絡兩大部分。目前,光網建設還算順利,主要困難出在無線網絡建設(也就是移動通信網絡),重點就是基站建設難。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上海智慧城市建設可能“事倍功半”。
為什么這樣說?
智慧城市需要的無線網絡,是寬帶無線網絡,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3G、4G,乃至今后的5G、6G等。而3G及其之后的網絡,與2G網絡有本質性的不同。
2G網絡主要提供電話業(yè)務,這個能力主要由設備和網絡本身提供,用戶只是在用。在2G時代,移動通信網絡與公路、鐵路、機場等等一樣,是“服務于經濟建設”的城市基礎設施。而3G及其之后的移動通信網絡則不同,它不僅“服務”于經濟建設,而且它“本身”就是經濟,是一種新型的經濟形式。這其實也是上海建設智慧城市的重要原因之一。說得嚴重點,基站建設搞不好,智慧城市建設就會大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