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丁晴雪
近日,國資委給中央企業(yè)2009年度運營情況亮出成績單,中國移動通信集團以利潤 1484.7億元力拔頭籌,再次成為“最賺錢央企”,中石油、中石化緊隨其后。
中國移動一年獲利1484.7億元,算下來,他們平均每天凈賺4億元有余。聞此,我不僅沒有半點欣喜之情,反而感到瞠目結舌、有種被剝奪感——不是我眼紅移動賺了那么多錢,關鍵是他們的錢是怎么賺來的。是靠提高服務質量賺來的嗎?是靠提高管理水平賺來的嗎?恐怕都要打個問號。更重要的是,中國移動會向國家或老百姓分多少紅利?近年來一些央企開始向國家分紅了,但比例不會超過10%;而向老百姓分紅,還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中國移動靠什么取得如此輝煌的業(yè)績?壟斷!雖然目前移動通信市場上看上去有幾家央企在競爭,幾大運營商也成天在套餐之類的小恩小惠上大打價格戰(zhàn),但在基本資費上他們卻寸步不讓,早已形成了價格同盟、聯(lián)合壟斷。壟斷,讓運營商的業(yè)績想不“輝煌”都難。手機漫游費、雙向收費、垃圾短信等,讓消費者對電信運營商又氣又無奈,只能寄希望于行政力量加強監(jiān)管。問題是,當監(jiān)管部門面對運營商的“輝煌”業(yè)績時,會像消費者這樣不是“喜聞”而是“驚聞”嗎?事實無數(shù)次證明,一些監(jiān)管部門不僅沒能代表民眾行使對壟斷企業(yè)的監(jiān)管之職,反而與被監(jiān)管企業(yè)穿一條褲子。前不久,有關部門拿出調整移動本地電話業(yè)務資費管理方式的征求意見稿,其核心內容是將移動本地電話定價權交給運營商,還美其名曰“鼓勵運營商單向收費”。讓壟斷企業(yè)擁有自主定價權本身就很荒唐,而希望通過“鼓勵”的方式讓他們降低資費,豈不是緣木求魚?